竞彩玩法及中奖规则/足总杯在线直播/欧洲杯2021赛程/内蒙古中优足球俱乐部

 
本站首頁 關于我們 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圖書館 法學文獻與檢索 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圖書館導航 法律法學網導航
法律史料文獻
中外法學文獻
法學文獻整理與利用
文獻檢索研究
  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文獻與檢索 > 法學文獻整理與利用
法學文獻整理與利用
暫無下載資料

 法律圖書館特色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建設研究
            劉鴻霞 點擊量:10496
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
【摘要】
進入 21 世紀以來,改革開放伴隨國家法制建設事業蓬勃邁進,加之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法律圖書館作為提供專門性知識的圖書館,迫切需要在文獻管理、數據庫構建、咨詢互動服務等方面,提高電子資源管理水平、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以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更好的提 供法律信息支撐服務,形成國家法制建設所需的專業文獻保障體系。構建法 律圖書館特色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作為圖書館核心能力的基礎,可謂是 在嚴峻環境中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必要策略和途徑。本文通過分析我國法律圖書館特色文獻信息資源需求的特征,著重討論關于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建設的構想,以期拓寬法律圖書館資源建設的深度與廣度,從而保持其良性發展。
【關鍵字】
法律圖書館;資源建設;文獻資源服務平臺
    

  1.研究背景

  進入 21 世紀以來,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傳統圖書館的生存和發展 空間受到了擠壓和限制,使得曾經處于信息交流中心位置的圖書館面臨嚴峻挑戰,作為公益性機構的傳統圖書館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隨著數字電子科技、網絡媒介和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傳統 圖書館的功能和角色被逐漸淡化,日益 向著數字圖書館方向轉變,這就在文獻 管理、數據庫維護與管理、咨詢互動服 務等方面對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法律圖書館作為提供專門性知識的圖書館,更要認清目前面臨的嚴峻形勢 ( 政治、經濟、科技等外部因素,以及自身基礎設施、管理體制、人員素質等內部因素) ,真正做到提高電子資源管理水平、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以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更好的提供法律信息支撐服務。而構建法律圖書館特色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作為圖書館核心能力的基礎,可謂是在嚴峻環境中探索 可持續發展的必要策略和途徑。

  2.文獻信息資源需求分析

  2. 1 資源需求

  2. 1. 1 非法學類專業文獻資源需求。增加當前應用型、交叉型的眾多新興學 科日益興起,而法律觸角又遍布日常生 活工作的點點滴滴中,各行各業的時政、 新聞、信息背后都有著法律專業知識的 支撐,鑒于法律學科本身的特殊性與實 踐性,其文獻所涉及的社會領域覆蓋面 積龐大。但現今不少法律圖書館的文獻都存在老化、弱化、種類單一的問題, 文獻資源過分強調專業性,類別局限, 導致非法學類專業書籍文獻出現空白, 同時缺乏其他專業學科數據庫的購置, 而無法滿足用戶需求。

  2. 1. 2 外文文獻資源需求增加 近年來,法律人員的學歷水平逐漸提高,科研項目的深度和層次也日益上 升至國際水平,因此對國外學術期刊的 需求便大大增加。

  2. 1. 3 數字化資源需求增加。近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信息呈幾何級數迅速增長,人們能夠通 過互聯網獲取海量的信息,包括閱讀網 絡新聞、數字報刊、電子圖書、博客、 郵件等內容,并實現及時的信息交流與共享。數字化書籍和期刊由于具有檢索快捷方便、信息豐富、能夠在線互動交流等優點,故其需求量激增。

  2. 2 用戶需求 法律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用戶依據 查找資源用途不同可大致分為三類,即 專業型、娛樂型和目的型。

  2. 2. 1 專業型用戶。專業型用戶一般都是法學領域的專 業人 士,他們時刻關注業內的新觀點, 及時把握大案要案、法律法規、理論發展的動向,是法律圖書館的重點服務對 象。該群體對文獻資源的需求具有鮮明 特點: 對信息平臺操作熟悉、查找文獻/ 書目信息目的明確、對文獻更新非常敏 感。據此,法律圖書館的通用服務流程 已無法滿足此類用戶的需求,而應該提 供更高層次的個性化服務,如建立用戶 檔案、跟蹤科研進展、推送行業動態信 息等。

  2. 2. 2 娛樂型用戶。娛樂型用戶也是圖書館常客,他們 追求的是精神愉悅,往往沒有明確的閱 讀方向和目標,而是徜徉于漫漫書海中 自主瀏覽各類報刊雜志,以略讀、泛讀 為主,因此同樣熟悉圖書館的軟件硬件 資源,不需要工作人員從旁協助。

  2. 2. 3 目的型用戶。與上述兩類用戶相反,目的型用戶 很少光臨圖書館,他們只有在急需某類 資料時才到圖書館查找,因此具有鮮明 的閱讀時段特點。如媒體報道某一社會 熱點期間,他們會受傳媒影響而查閱相 關文獻書籍; 又如時值節假日,學生讀 者會驟增。此類用戶對圖書館流程不熟 悉,且閱讀興趣不同、類別各異,常常 需要工作人員的引導。

  3.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建設構想

  3. 1 平臺建設原則

  3. 1. 1 合理布局。基于文獻資源宏觀理論,有賴于行 政機關的支持,在科學化的引導下,于 法律專業圖書館整體層面上對平臺建設 進行統一布局和規劃,利用現代技術手 段進行聯網,最終形成能夠服務全社會 各行各業的文獻支撐體系。

  3. 1. 2 由藏變用、文獻保障、文獻信息資源以實用為主、以收藏為輔,資源服務切勿以盈利為目的; 考慮到文獻的保障與信息效益的發揮是今 后充實與完善中國法制建設體系中的一 個重要環節,因此,平臺建設要切實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

  3. 1. 3 協同合作。任意單一圖書館的財力、物力、人力資源,都很難滿足法學、法學分支學科和其他新興學科的文獻需求,特別是在灰色文獻、邊緣學科文獻方面能力更加有限,因此需要通過宏觀資源建設事業的發展,跳出各部門體制、各系統格局的限制,切實加強各機構法律圖書館之間的橫向緊密協作,集中優勢整合法律特色資源,使縱向分布的文獻資源和 專業信息通過學術交流機制或網絡平臺而被合理利用與開發,發揮出整體效益。

  3. 1. 4 簡潔實用。信息資源服務平臺構建重在簡明、 實用,提供多層次且具有時效性的信息 服務,為用戶提供互動交流平臺。

  3. 2 平臺建設內容。 隨著文獻資源建設理論的逐步被認 識,傳統的圖書館發生了性質上的變革, 單一藏書格局逐漸過渡到文獻信息中心 組成的網絡格局,加之我國處于數字信息 網絡時代,泛泛購置紙質書籍、出入圖書 館借閱的模式已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要 構建法律圖書館特色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其目的除了為廣大用戶提供傳統資源 服務外,也使法律專業人士能夠及時跟蹤 國際最新的法學及相關學科研究動態,把 握研究方向,開辟潛在性、超前性專業信息研究,以期為我國整體法學文獻事業發展創造條件,達到預期目的。

  3. 2. 1 人才管理與開發 人才是圖書館體現核心能力的根本, 是決定圖書館成敗的關鍵。作為文獻信 息資源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人力資源建設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構建 法律圖書館自身發展特色的核心價值觀, 樹立服務理念,倡導管理者及員工身體 力行; ②從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過渡,用戰略眼光對人才的引進、培養進 行規劃; ③引進成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 理念,改革落后體質,建立激勵機制、考核制度、薪酬獎懲制度,強化競爭意識,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④加強繼續教育與培 訓,建立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切實提升知識服務能力; ⑤構建法律圖書館文化,注重營造和培育有特色的 “團隊文化”氛圍,把圖書館各種技術有機的聯系在一起,既發揮各部分力量,又相互協調,整體協作。

  3. 2. 2 增加館藏特色資源、加強法律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文獻資源是圖書館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法律文獻信息資源由于涉及部門龐雜、系統眾多,文獻資源內容豐富、分 布 廣 泛,而極具專業性特色,是法律圖書館核心能力的基本保障。法律圖書館應根據用戶需求,加強法律網絡服務平臺建設。 ①對現有文獻資源進行整合是文獻 信息資源服務平臺的基礎和核心。要順應代變遷,不斷調整藏書采購方案,剔除多余復本和年代久遠的紙質圖書, 優化館藏結構,減少收藏中的重復和遺漏; 擴充高質量紙質書刊購置; 加大外文法律文獻、數字信息資源的收藏比例, 如館藏資源數字化、增加自建數據庫及 引進數據庫數量等,把握國內外法律信息發展的動向和規律。 ②圖書館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建設水平已成為衡量圖書館現代化程度 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要適應網絡時代要求,加強創新意識和主動推送服務 的意識,加強對網上法律信息資源的重 組與整合能力,尤其是對數字資源的轉換、開發,按照專業文獻固有的規律主 動調整資源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形成具有法律特色的 “虛擬館藏”,如當前新 興的圖書館管理軟件,除了滿足圖書館自動化基本需求外,還能作為數字圖書 館建設平臺,打破割據藩籬,整合多個機構間的文獻資源,從而實現資源共享、 合理配置和館際間的聯合服務。 ③隨著數字傳播技術尤其是網絡傳 播技術的發展,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存儲 領域布局將逐步轉向以 “指導讀者存取 信息”為核心的存貯體系。 ④在資訊時代多元媒體環境下,龐大的網上信息需要按照學科體系或載體方式分類,提供檢索窗口等,使圖書館信息資源表現的豐富而有序。制定文獻資源整合標準及規范,實現文獻信息資源的統一加工、檢索、導航、傳遞服務; 建立科學的文獻信息資源分類體系。結合各自圖書館具有突出優勢的重點領域, 組織二次文獻加工、集成和專業數據庫建設,形成具有法律特色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文獻資源。

  3. 2. 3 強化服務創新。以往圖書館管理戰略是以館藏為中心、以保存為目的,盡管圖書館館藏種類豐富,但閱讀的自主性仍然是相對受控的,用戶在閱讀方式及閱讀時空中的選擇余地狹窄。而與之相較,如今工作重心則轉移至用戶和服務上。法律圖書館應提供服務創新,以保證圖書館的可 持續發展: ①開拓讀者市場,由來館借 閱的讀者延伸至館外、網上的潛在讀者, 由一般民眾延伸至政府部門、研究機構 及企事業單位等; ②開展多層次、多樣 化、專業化、個性化的優質特色信息服 務,如法律學科化服務、法律信息編譯 報道或推送、課題及案例跟蹤服務、網 上虛擬參考咨詢與模擬法庭等,建立起 與用戶需求相適應的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實現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資源、服務 模式與服務質量的有機結合; ③開展一 站式檢索服務,用戶進入該平臺,只需從初始的主頁開始,通過前后鏈接即可 檢索到圖書館的所有文獻資源信息,包 括紙質館藏、中外文電子圖書及期刊等, 此外,在特定區域輸入查詢的關鍵字還 可快速在雜亂堆陳的信息中找到所需信 息,以實現完整意義上的 “聚合閱讀” 和 “延伸閱讀”; ④強化圖書館面向市場 的信息服務功能。從圖書館 “社會競爭 力”角度出發,可進一步提供有關科研 基金項目、情報研究的完全面向市場的 社會化咨詢服務。

  3. 2. 4 構建科學管理體系管理體系是經營理念、激勵機制、 組織文化氛圍的有機結合體,科學的管 理體系是服務平臺建設不可或缺的要素。 法律圖書館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 通過實證研究,定量分析用戶的需求特 點,并對館藏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設 備和服務能力等進行優化配置,推行切 實可行的服務內容,以培育核心競爭力: ①實行責、權、利統一的管理格局,發 揮管理機制的激勵功能; ②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調動員工積極性,充分發揮中青年業務骨干的作用,合理配置 人力資源,使圖書館充滿活力; ③組建核心技術團隊,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 為館員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 ④大 型公共圖書館增設法律分館,專門機構的法律圖書館則可考慮尋求部門間的合作,如政府部門的法律圖書館可為國家立法機構、政府決策部門等提供信息咨詢和決策服務,科研機構和高校的法律 圖書館可以學科帶頭人、科研人員為主, 開展深層次的信息加工,把基于文本的 檢索、咨詢服務提升到基于內容的知識服務; ⑤積極采取圖書館聯盟戰略,基于 “協作競爭、結盟取勝、雙贏模式”, 有助于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如聯機編目、館際互借、文獻傳遞,以及技 術、管理工作的溝通與學習等,避免人力物力資源浪費。

  4.  結語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加強對法律圖書館的建設,且取得了顯著成效: 豐富的法律文獻推動了中國法學的教育與研究; 先進的數字化信息技術使文獻管理、整序及檢索日益便利; 各種館際 合作的順利開展有效促進了資源共建共享,無論是理論研究抑或實踐探索均有助于協調規劃法學特色文獻資源建設。 我們要抓住這一有利機遇,順應時代變革,延續性的、科學的對文獻信息資源服務平臺的建設進行調整和完善,使形成具有完善的全國性系統網絡的自動化、數字化的法律圖書館。同時,更要客觀的認識自身優勢及不足,正確制定相關可持續發展政策,采取相應措施,才能最終拓寬法律圖書館文獻資源服務平臺建設和組織管理的深度與廣度,從而保持在新環境中的良性發展。本文原載于《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13 年第 2 期

【參考文獻】
[1]Przemyslaw Skibiński,Jakub Swacha. The Efficient Storage of Text Documents in Digital Libraries [J]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ibraries. 2009,28 ( 3)
[2]Irene Diaz - Valenzuela,Maria J. MartinBautista,Maria - Amparo Vila,et al. An automatic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uthorities in digital libraries [J] .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3,40 ( 10)
[3]Fox,Robert. Digital libraries: the systems analysis perspective [J] . OCLC Systems & Services. 2012,28 ( 4) : 170 - 175 ( 6) . [4]Piotr J drzejczak,Micha Kozak,Cezary Mazurek,et al. Long - Term Preservation Services as a Key Element of the Digital Libraries Infrastructure [J].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2013,467
[5]Tina Budzise - Weaver,Jiangping Chen, Mikhaela Mitchell. Collaboration and crowdsourcing: The cases of multilingual digital libraries[J] . Electronic Library. 2012,30 ( 2) :
[6] Nora Martin. Digital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Access: Research Perspectives [J] . Library Management. 2013,34 ( 3)
[7]Dan Wu,Daqing He,Bo Luo. Multilingual needs and expectations in digital libraries: A survey of academic user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 [J]. Electronic Library. 2012,30 ( 2)
[8]于新國 . 我國開放存取電子期刊資源狀況分析 [J]圖書情報研究,2010,1
[9]唐潔瓊,荻蕙 . 知識經濟時代高校圖書館期刊資源開發與利用創新探析 [J]高校圖 書館工作 . 2010,3
        
        
      首都法學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與圖書館論壇(CAFLL)
      國家圖書館       美國法律圖書館學會(AALL)       國家檢察官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       國際法律圖書館協會(IALL)       最高人民法院圖書館

主管單位:中國法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法律網合作機制 技術支持: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寶)
電話:010-82668266-152 傳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頁 | 聯系我們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