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玩法及中奖规则/足总杯在线直播/欧洲杯2021赛程/内蒙古中优足球俱乐部

 
本站首頁 關于我們 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圖書館 法學文獻與檢索 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圖書館導航 法律法學網導航
法律史料文獻
中外法學文獻
法學文獻整理與利用
文獻檢索研究
  當前位置:首頁 > 法學文獻與檢索 > 中外法學文獻
中外法學文獻
暫無下載資料

 法律原則在裁判中的角色研究之文獻檢索報告
            王夢宇 點擊量:19361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關鍵字】
法律原則;裁判;角色;文獻檢索
    
 一 、引言
   (一)研究主題簡述:
  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規則、法律原則和法律概念三種[1]。法律原則是為法律規則提供某種基礎性、綜合性和指導性的準則。一般認為,法律規則是法律的最主要內容,其作為裁判規范性依據的地位無可置疑;而相對于法律規則,法律原則較為抽象模糊、涵蓋面較寬且結構也不像規則那樣嚴謹。雖然國內外的審判實踐中運用法律原則進行裁判的案例時有發生,但對于原則在裁判中的角色地位和合法性論證仍略顯不足;是故,本文希望對國內外相關法律規范以及法學理論與實例的研究分析,明晰法律原則在法官裁判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之定位。
  The rules, legal principles and legal concepts are three elements of the law. The legal principles are to provide the rule some basic,comprehensive and guiding standards. It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hat the ru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law, and there’s no doubt about its status as a referee normative basis. As opposed to the rule, legal principle is more abstract and fuzzy, widely covered, and have a structure that is not as strict as legal rules. Although using legal principles to adjudicate the cases in trial practice at home and abroad sometimes happened, there are still few argumentations about its role in the judicial judgment. Therefore, by researching and analyzing related legal norms, legal theories and cases, this article aims to make it clear that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legal principl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judicial judgment.
  (二)關鍵詞:
  遵照羅偉老師課上教授的旨在準確、快速尋找到合適檢索語言的“5W”分析法,筆者將搜索的關鍵詞簡要列示如下。
  1、“WHO”:主要意指適用法律原則的主體,即“法官”(judge,justice,law-officer,judiciary)。也包括在法律原則的產生過程中可能涉及的主體,如“立法者”(lawmaker,legislator,Moses)、“社會大眾”(commonalty,demos)等。
  2、“WHERE”:主要意指研究問題所涉的場域,即“司法裁判(judicial judgment)”過程;或進一步引申至裁判的客觀場所也是重要的國家機關之一——“法院”(court,court of justice,law court,courthouse)。
  3、“WHAT”:什么是法律原則?法律原則和相關概念的界限?主要包括研究問題的客體“法律原則(Legal principle)”及其可能涉及相關的客體“法律規則(rule,regulation,statute,law)”、“政策(policy)”、“法律概念(Legal conception)”等。也可以包括法律原則的下屬分類,如“公理性原則(recognized legal principle)”和“政策性原則(politico-legal principle)”等。因為本文的主體屬于法學方法論范疇,故“法學方法(Legal Methodology)”也可進行適當搜索。
  4、“WHEN”:法官在什么時候可以或應該適用法律原則?搜索詞如“規則缺漏(absence of rules)”、“規則沖突(conflict (of) rules)”等等。
  5、“WHY”:為什么要適用法律原則?以及為什么要研究法律原則的裁判角色地位?這就涉及到“司法裁判的合法性證成(Justifying the legality of the judicial judgment)”和“合理性證成(Justifying the rationality of the judicial judgment)”等等。
  (三)閱讀對象:
  本文的讀者群主要包括對這一法學方法論主題研究感興趣的老師、同學們,從事法律實務的法律工作者,當然也包括教授本次課程的羅偉老師以及何老師和所有同學。
 二 、中國法律資源(Chinese Legal Sources)
   (一)一次資源(Primary Sources):
  這部分的一次資源主要是選擇了一些理論和實踐中稍具代表性的法律原則:其中法律、法律解釋和案例部分例舉的原則(如保障人權、言論自由、誠實信用、公序良俗、平等、公正公開、從舊兼從輕、一事不再罰等)大多是一些比較具有普遍性、相對概括性的公認原則;而行政法規、部門規章部分例舉的原則就比較具體化,對應面相對窄,且公認度相比之下沒有那么高。
  1、法律(Statutes):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1.51974)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1.2780)第三條 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的地位平等。
  第四條 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五條 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第六條 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
  第七條 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1.169667)第十二條 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4)《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1.98761)第八條 民事訴訟當事人有平等的訴訟權利。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應當保障和便利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對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1.13910)第四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2、行政法規、部門規章(Regulations):
  (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法制辦、監察部關于做好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貫徹實施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2〕21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2.172268)三、全面清理與招投標有關的規定。……(三)清理方式。按照“誰制定、誰清理”的原則,由制定機關或者牽頭起草部門確定具體清理范圍,并提出清理意見。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會同同級法制工作機構、監察機關,做好組織協調、督促指導等具體工作。在清理過程中,要廣泛聽取各方面特別是招標人、投標人、招標代理機構等市場主體以及有關專家學者、研究機構、行業組織的意見,并以適當形式及時反饋意見采納情況。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的通知》(國辦發〔2012〕23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2.173207)(二)基本原則。
  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強化政府責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完善財稅優惠政策;引入市場機制,充分調動社會資金參與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的積極性;加強宣傳引導,樹立“垃圾處理、人人有責”的觀念,鼓勵全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工作。
  全面推進,重點突破。全面推進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逐步縮小區域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以大中城市為重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存量治理等工作,發揮引導示范作用。
  因地制宜,科學引導。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加強分類指導,堅持集中處理與分散處理相結合。按照“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因地制宜地選擇先進適用的技術,有條件的地區應優先采用焚燒等資源化處理技術。
  城鄉統籌,區域共享。通過以城帶鄉、設施共享等形式,逐步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服務范圍擴展至周邊地區,鼓勵跨行政區域共建共享處理設施。
  (3)《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2.164587)第四條 放射性廢物的安全管理,應當堅持減量化、無害化和妥善處置、永久安全的原則。
  (4)《太湖流域管理條例》(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2.158289)第三條 太湖流域管理應當遵循全面規劃、統籌兼顧、保護優先、興利除害、綜合治理、科學發展的原則。
  (5)《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4.174292)第十八條 詢價對象應當遵循獨立、客觀、誠信的原則合理報價,不得協商報價或者故意壓低或抬高價格。
  3、法律解釋(Legal Interpretations):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12】4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3.171509)第六條 征收補償決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不準予執行:……(三)明顯不符合公平補償原則,嚴重損害被執行人合法權益,或者使被執行人基本生活、生產經營條件沒有保障;……(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臺民商事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的規定》(法釋【2010】19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3.143267)第三條 根據本規定確定適用有關法律違反國家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適用。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0】5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3.128018)第九條 鐵路機車車輛與機動車發生碰撞造成機動車駕駛人員以外的人人身損害的,由鐵路運輸企業與機動車一方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鐵路運輸企業與機動車一方之間,按照各自的過錯分擔責任;雙方均無過錯的,按照公平原則分擔責任。對受害人實際承擔賠償責任超出應當承擔份額的一方,有權向另一方追償。
  (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8】14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3.111063)第四十條 人民法院以調解方式審結的案件裁定再審后,經審理發現申請再審人提出的調解違反自愿原則的事由不成立,且調解協議的內容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應當裁定駁回再審申請,并恢復原調解書的執行。
  4、案例(Cases):
  (1)“莫某某綁架、敲詐勒索案”【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浙杭刑終字第152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C.830408)“上訴人莫某某犯前罪時未滿十八周歲,根據從舊兼從輕的原則,應依照刑法修正案(八)中對累犯構成的規定,因此,上訴人莫某某雖然在前罪有期徒刑刑罰執行完畢后,五年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但依法不能認定系累犯。”
  (2)“曾又歡與信陽市人民政府勞動教養管理委員會勞動教養決定糾紛申請再審案”【(2012)信中法行申字第2號)《河南省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駁回申訴通知書》】(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C.838280)“治安處罰和勞動教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同時作出這兩種《決定》的機構也不同,所依據的事實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存在違反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3)“焦作交運集團永通運輸有限公司與河南昊邦肥業科技有限公司公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上訴案”【河南省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2012)焦民三終字第133號】(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C.833675)“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即使按照第三人所述“豫H78313車輛司機到達遂平后與接貨方聯系,接貨方表示不知道拉有復合肥,司機又與信息部聯系,并要求信息部與廠方協商處理辦法未果”,該車輛運輸的經辦人也應及時與原告聯系,取得解決問題的辦法,減少損失的發生,但是,豫H78313車輛的承運經辦人在并未取得原告認可的情況下,擅自將貨物拉回,并且并未將貨物返回原告,而是占有該貨物,該行為明顯有失誠實信用原則;……”
  (二)二次資源(Secondary Sources):
  1、圖書(Books):
  (1)【美】羅納德?德沃金:《原則問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德沃金在該書中認為,法律制度并不必然具有邏輯一致性,很可能存在著內部沖突;而原則是社會主流政治價值的表達。在處理有爭議的案件時,法官的判決應當是基于政治原則論證,而不是政策論證,即法官作出的政治判決應該遵循權利法治觀。德沃金認為法官不能有自由裁量權,尤其是面對疑難案件時,法官應該依據道德原則等來對待法律問題。[2]
  (2)朱穎:《“原則”的法理學:一種關于德沃金法學理論的考察》,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該書將德沃金的“政治道德”原則通過更為整全的歷史與邏輯兩條線索的疏理方向,以逆向倒推的方式將“原則”的真實面目“還原”出來并對其理論淵源加以澄清。
  (3)陳林林:《裁判的進路與方法——司法論證理論導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該書第三章從“法律原則的識別”、“法律原則的適用前提”和“原則的權衡”三個維度對基于價值之合理性證成的原則權衡做了論述。
  (4)陳金釗:《法律解釋學——權利(權力)的張揚與方法的制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該書第八章從“法律原則對解釋的指導與約束”、“對法律原則的闡釋”和“法律原則的作用及意義”三方面對法律原則做了詮釋。
  (5)王夏昊:《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的抵觸之解決:以阿列克西的理論為線索》,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該書集中論述了法律規則與法律規則的抵觸的三種解決方案,以及法律原則的內部證成和外部證成。
  (6)蔡琳:《裁判合理性理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該書從裁判合理性的角度對法律原則進行了適當的闡述。尤其第二章中對法律原則進行了具體化與類型化,及其與規則和其他規范的說明。
  2、碩博學位論文(Dissertations):
  (1)李鑫:《法律原則適用的方法模式研究》,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4月。
  該文在論述法律原則的界定、適用的場域和條件、適用方法(包括類型化的方法和衡量的方法)等的基礎上,構建一個適合法律原則適用的方法模式,即“類型—衡量模式”。
  (2)胡軍:《原則裁判論——基于當代中國司法實踐的理論反思》,西南政法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年6月。
  該文鑒于國內原則裁判中司法實踐先于理論的實際,對我國司法實踐中原則裁判的現狀做了一些實證研究,以期發現原則裁判中的的中國問題和成因,進而尋找適合當前國情的對策,進一步完善原則裁判。
  (3)李傳先:《從法律原則到裁判規范——論法律原則的發現》,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5月。
  該文從法律原則的界定、發現情形、發現方法和發現目標等方面對法律原則到裁判規范的過程進行闡釋。
  (4)馬超:《論原則裁判的實踐——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公報>的分析》,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5月。
  該文選擇《最高人民法院公報》上選登的案例為研究范本,主要探討了我國法律原則適用的現狀,并對當前原則裁判出現的各種困境提出原因,以期對我國法律原則適用的條件和實務中如何規范的適用原則進行案件的裁判提出解決方法。
  3、法學評論文章(Law review articles):
  (1)葛洪義:《法律原則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個比較的研究》,《法學研究》 2002 年第6期。
  內容摘要:我國關于法律原則的討論一般集中在立法過于籠統與立法所規定的法律基本原則這兩個方面。這種意義上的法律原則與德沃金所說的法律原則存在重要區別。德沃金關于法律原則的討論其目的是強調法律的確定性, 而我們關于法律原則的討論卻在強化法律的模糊性。法律原則的討論主要涉及法律推理過程中原則與規則之間的關系。基于法治的原因, 法律推理必須堅持將法律規則作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 在法律規則含義不明確、模糊或者相互矛盾時, 可以使用法律原則, 但是, 必須經過一定的法律原則的認定程序。
  (2)陳林林:《基于法律原則的裁判》,《法學研究》 2006年第3期。
  內容摘要:基于法律原則的裁判需依次解決以下三個問題:如何識別與個案相關的法律原則;如何處理原則與規則的適用關系,或者說在何種情況下,允許裁判者依據法律原則得出判決;如何解決原則之間的沖突問題,亦即能否籍由原則權衡獲取法律上的“唯一正解”。現有的裁判理論對這三個問題作了不同回應,但欠缺可靠的操作程式。究其根源,是因為原則裁判的實質, 是裁判者在規則窮盡之際,選擇并依據法律體系內的價值判斷為個案判決提供合理化論證;然而一旦步及到價值判斷,裁判就有主觀、患意和片面的可能。
  (3)林來梵,張卓明:《論法律原則的司法適用——從規范性法學方法論角度的一個分析》,《中國法學》2006年第2期。
  內容摘要:法律原則之把握,與其給以界說,毋寧探究其適用;而在司法實踐中, 法律原則的適用大凡有四種情形:第一,原則與規則一致情形下, 原則作為規則的基礎和指引。第二,規則缺位的情形下, 適用原則以作漏洞補充。第三,原則與規則相沖突的情形下, 適用原則創制規則的例外。第四,原則之間相互沖突情形下的特別復雜的適用。四種情形也可能在結構上交叉耦合, 其中第一種情形已為人熟知, 而其他情形, 尤其是三、四兩種則有待深究。本文即力圖從規范性法學方法論的縱深角度, 探討法律原則之司法適用的邏輯結構。
  (4)陳林林:《法律原則的模式與應用》,《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
  內容摘要:與法律規則的自主性特征和總括性特征相對應的,是法律原則的理性化模式和最佳化模式。這兩種模式為法律原則的適用過程提供了一個清晰的結構性分析,并表明法律原則的效力標準不是純粹基于系譜的,也不是完全基于內容或道德論證的,它是獨立于法律規則和道德原則之外的另一類規范依據———“裁判規范”。在遇有規則漏洞的疑案裁判中,作為“裁判規范”的法律原則保證了基于法律原則的判決推理,仍然是一種區別于普遍實踐推理的、部分自治的推理模式,盡管這種源于普通法司法的推理模式在方法論和制度環境上遺留了一些有待澄清的問題。
  (5)邾立軍:《當法律規則遭遇法律原則——以瀘州遺贈案判決論證為視角》,《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月第35卷第1期。
  內容摘要:針對2001 年“瀘州遺贈案”的判決, 至今仍然為人們所爭論。在有明確有效的法律規則存在時, 是優先適用法律原則還是適用法律規則乃焦點所在。論文就案件判決的論證不足分別從理論角度與實證角度加以分析, 認為在此種情況下, 若要優先適用法律原則需符合嚴格條件, 應當通過法益衡量來決定優先適用問題, 使判決論證具有正當性和可接受性。
  (6)馬馳:《法律原則的效力標準——基于系譜抑或內容?》,《浙江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
  內容摘要:法律的效力是法律存在的標志,因此法律原則的效力標準就是法律原則在本體論意義上的存在條件。德沃金主要借由法律原則在個案適用時相對于法律規則的特點,認定法律原則與規則之間的邏輯差異。然而,并不能由此簡單地說法律原則的效力標準只是基于內容或道德論證的。實際上,同樣存在基于系譜或來源的法律原則。同時,如果將法律原則的存在與其在個案中的適用剝離開來,則法律原則的存在即便需要借助道德論證,這種論證的過程本身也有可能是基于來源或系譜的。因此,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在本體論上的差異不應該被夸大。
  (7)楊建,龐正:《法律原則之于司法能動的意義》,《浙江社會科學》2011年第10期。
  內容摘要:司法能動這一術語需要多面向地、具體地、歷史地理解,其本身并不構成司法裁判正當性的依據。原則裁判與司法能動在前提預設、先例對待、自由裁量以及價值導向這四個方面存有差異。法律原則的重要性在于,它一方面限定了司法能動的界限,另一方面構成了司法能動的價值檢驗標準。對兩者關系的梳理可以揭示出司法能動對制度結構與程序框架的依賴問題,同時也幫助我們避免誤解甚至濫用中國法治實踐中的司法能動。
  (8)董稅濤:《論法律原則及其司法適用——基于對<最高人民法院公報>案例的實證分析》,《法制與社會》2011年07(下)。
  內容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標志著我國的法律框架基本搭建完畢,較于相對完備的規則適用理論體系,同為法律規范的法律原則在司法操作層面仍困難重重,國內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對其他國家理論和實踐的介紹,中國本土性問題研究的不夠充分。因此,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報》刊登的典型案例為研究范本,用實證分析的方法探討在中國司法環境下運用法律原則裁判的困境,并從方法論的角度分析造成這種困境的成因,最后提出完善原則裁判的方法,以期裨益于法律原則更規范地適用于司法實踐。
  三 、外國法律資源(Foreign Legal Sources)
   (一)一次資源(Primary Sources):
  和中國法律資源一次資源的選擇類似,這部分一次資源也主要擇選了一些美國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判例中稍具代表性的法律原則:其中法律和判例部分例舉的原則是一些比較概括,相對具有普適性、廣泛性的原則;而行政法規、部門規章部分例舉的原則就主要針對一些具體事物,適用面窄。
  1、法律(Statutes):
  (1)Federal Rules of Evidence Rule 702, 28 U.S.C.A.:
  Article VII. Opinions and Expert TestimonyRule 702. Testimony by Expert WitnessesA witness who is qualified as an expert by knowledge, skill, experience, training, or education may testify in the form of an opinion or otherwise if:”… (c) the testimony is the product of reliabl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d) the expert has reliably applie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o the facts of the case.”
  這條規則描述了專家證人作證的方式與證詞的可靠性依據,其中即包括“證詞是可信賴的原則和方法的產物”或“專家可靠地將原則與方法運用于案件事實”。
  (2)5 U.S.C.A. § 601:
  Title 5.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and EmployeesPart I. The Agencies GenerallyChapter 6. The Analysis of Regulatory Functions§ 601. DefinitionsHeads of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should not include preemption provisions in codified regulations except where such provisions would be justified under legal principles governing preemption..
  各(政府)部門和機構的負責人不應該包含成文法規規定的先占條款,除非這些條款在調整先占的法律原則下被證明是正當的。
  (3)9 U.S.C.A. § 10:
  Title 9. ArbitrationChapter 1. General Provisions§ 10. Same; vacation; grounds; rehearingJudicial intervention against arbitration award is appropriate where arbitrators acted with manifest disregard of law, i.e. if: (1) applicable legal principle is clearly defined and not subject to reasonable debate, and (2) arbitrators refused to heed that legal principle.
  當仲裁員明顯無視法律時,對仲裁裁決進行司法干預是適當的,即如果:(1)適當的法律原則被明確界定并沒有受到合理的論辯;和(2)仲裁員拒絕聽取那樣的法律原則。
  (4)U.S.C.A. Const. Art. III § 1: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rticle III. The JudiciarySection 1. Judicial Power, Tenure and CompensationAmendments to Indian Civil Rights Act (ICRA) which affirmed tribal court jurisdiction over all Indians, including those who were not members of tribe prosecuting Indian for crime, did not violate principle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Congress legally exercised its power in passing ICRA amendments and had plenary authority over Indian affairs.
  《印第安民權法案》的修正案肯定了所有的印第安人部落法院的管轄權,包括非部落成員起訴印第安人犯罪的案件,該修訂并沒有違反權力分立的原則;議會在通過該修正案時依法行使其權力并對印第安事務擁有絕對權威。
  (5)42 U.S.C.A. § 1983:
  Title 42. The Public Health and WelfareChapter 21. Civil RightsSubchapter I. Generally§ 1983. Civil action for deprivation of rightsDistrict court did not abuse its discretion, in §§ 1983 action alleging, inter alia, unlawful arrest, in declining to present jury with proposed i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lawfulness of his arrest and the scope of the municipal ordinance he was charged with violating; jury was not asked to determine whether arrestee violated the ordinance, but whether the officers had probable cause to arrest him, and proposed instruction might well have confused jury concerning the question it was being asked to answer, and in any case the instructions the court did provide were correct legal statements and informed jury of the relevant legal principles that were to be considered.
  法院應當為陪審團提供正確的法律聲明和需要被考慮的相關法律原則。
  (6)U.S.C.A. Const. Amend. I: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mendment I. Freedom of Religion, Speech and Press; Peaceful Assemblage; Petition of Grievances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or abridg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or of the press; or the right of the people peaceably to assemble, and to petition the Government for a redress of grievances.
  國會不得制定關于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宗教活動自由;剝奪言論或出版自由;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訴冤請愿的權利。
  (7)U.S.C.A. Const. Amend. V: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mendment V. Grand Jury Indictment for Capital Crimes; Double Jeopardy; Self-Incrimination; Due Process of Law; Just Compensation for PropertyNo person shall be held to answer for a capital, or otherwise infamous crime, unless on a presentment or indictment of a Grand Jury, except in cases arising in the land or naval forces, or in the Militia, when in actual service in time of War or public danger; nor shall any person be subject for the same offence to be twice put in jeopardy of life or limb; nor shall be compelled in any criminal case to be a witness against himself, nor be deprived of life, liberty, or property,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
  非經大陪審團提出報告或起訴,任何人不受死罪和其他重罪的懲罰,惟在戰時或國家危急時期發生在陸、海軍中或正在服役的民兵中的案件不在此限。任何人不得因同一犯罪行為而兩次遭受生命或身體傷殘的危害;不得在任何刑事案件中被迫自證其罪;未經正當法律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非有恰當補償,不得將私有財產充作公用。
  (8)U.S.C.A. Const. Amend. VI: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mendment VI. Jury trials for crimes, and procedural rightsIn all criminal prosecutions, the accused shall enjoy the right to a speedy and public trial, by an impartial jury of the State and district wherein the crime shall have been committed, which district shall have been previously ascertained by law, and to be informed of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accusation; to be confronted with the witnesses against him; to have compulsory process for obtaining witnesses in his favor, and to have the Assistance of Counsel for his defence.
  在一切刑事訴訟中,被告應享受下列權利:由犯罪行為發生地的州和地區的公正陪審團予以迅速和公開的審判,該地區應事先已由法律確定;獲知受控事件的性質和原因;與原告證人對質;以強制程序取得有利于自己的證據,并取得律師的幫助為其辯護。
  (9)U.S.C.A. Const. Amend. VII: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mendment VII. Civil TrialsIn Suits at common law, where the value in controversy shall exceed twenty dollars, the right of trial by jury shall be preserved, and no fact tried by a jury, shall be otherwise reexamined in any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n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the common law.
  在習慣法訴訟中,爭執價額超過20美元者,由陪審團審判的權利應予保護;案情事實經陪審團審定后,除非依照習慣法的規則,合眾國的任何法院不得再行審理。
  (10)U.S.C.A. Const. Amend. VIII: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mendment VIII. Excessive Bail, Fines, PunishmentsExcessive bail shall not be required, nor excessive fines imposed, nor cruel and unusual punishments inflicted.
  不得索取過多的保釋金,不得處以過重的罰金,或施加殘酷的、非常的刑罰。
  (11)U.S.C.A. Const. Amend. IX: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mendment IX. Construction of Enumerated RightsThe enumeration in the Constitution, of certain rights, shall not be construed to deny or disparage others retained by the people.
  本憲法對某些權利的列舉不得被解釋為否定或輕視人民保有的其他權利。
  (12)U.S.C.A. Const. Amend. XIV: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mendment XIV. Citizenship; Privileges and Immunities; Due Process; Equal Protection; Apportionment of Representation; Disqualification of Officers; Public Debt; EnforcementSection 1. All persons born or naturaliz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bject to the jurisdiction thereof, are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of the State wherein they reside.  No State shall make or enforce any law which shall abridge the privileges or immunities of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nor shall any State deprive any person of life, liberty, or property, without due process of law; nor deny to any person within its jurisdiction the equal protection of the laws.
  Section 2. Representatives shall be apportione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umbers, counting the whole number of persons in each State, excluding Indians not taxed. But when the right to vote at any election for the choice of electors for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Representatives in Congress, the Executive and Judicial officers of a State, or the members of the Legislature thereof, is denied to any of the male inhabitants of such State, being twenty-one years of age, and citizens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any way abridged, except for participation in rebellion, or other crime, the basis of representation therein shall be reduced in the proportion which the number of such male citizens shall bear to the whole number of male citizens twenty-one years of age in such State.
  Section 3. No person shall be a Senator or Representative in Congress, or elector of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 or hold any office, civil or military, under the United States, or under any State, who, having previously taken an oath, as a member of Congress, or as an officer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as a member of any State legislature, or as an executive or judicial officer of any State, to support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shall have engaged in insurrection or rebellion against the same, or given aid or comfort to the enemies thereof. But Congress may by a vote of two-thirds of each House, remove such disability.
  Section 4. The validity of the public debt of the United States, authorized by law, including debts incurred for payment of pensions and bounties for services in suppressing insurrection or rebellion, shall not be questioned. But neither the United States nor any State shall assume or pay any debt or obligation incurred in aid of insurrection or rebellion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or any claim for the loss or emancipation of any slave; but all such debts, obligations and claims shall be held illegal and void.
  Section 5. The Congress shall have power to enforce, by appropriate legislation,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rticle.
  第一款 在合眾國出生或歸化于合眾國并受合眾國管轄的人,均為合眾國和他所居住的州的公民。無論何州均不得制定或實施任何剝奪合眾國公民的特權或豁免的法律;無論何州未經正當法律程序均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亦不得拒絕給予在其管轄下的任何人以同等的法律保護。
  第二款 眾議員名額應按各州人口總數的比例分配,但不納稅的印地安人除外。各州年滿21歲且為合眾國公民的男性居民,除因參加叛亂或犯其他罪行者外,其選舉合眾國總統與副總統選舉人、國會眾議員、州行政與司法官員或州議會議員的權利被取消或剝奪時,該州眾議員人數應按上述男性公民的人數同該州年滿21歲的男性公民總人數的比例予以削減。
  第三款 曾經作為國會議員、合眾國官員、州議會議員或州行政或司法官員,宣誓擁護合眾國憲法,而又參與反對合眾國的暴亂或謀反,或給予合合眾國敵人以幫助或庇護者,不得為國會參議員或眾議員、總統和副總統選舉人,或在合眾國或任何一州任文職、軍職官員。但國會可以每院2/3的票數取消此項限制。
  第四款 經法律認可的合眾國公債,包括因支付對平定暴亂或叛亂有功人員的養老金與獎金而產生的債務,其效力不得懷疑。但合眾國或任何一州都不得承擔或償付因資助對合眾國作亂或謀叛而產生的債務或義務,或因喪失或解放任何奴隸而提出的賠償要求;所有此類債務、義務和要求應視為非法和無效。
  第五款 國會有權以適當立法實施本條各項規定。
  2、行政法規、部門規章(Regulations):
  (1)48 C.F.R. 931.205–33:
  Title 48. Federal Acquisition Regulations SystemChapter 9. Department of EnergySubchapter E. General Contracting RequirementsPart 931. Contract Cost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Subpart 931.2. Contracts with Commercial Organizations931.205 Selected Costs.
  931.205–33 Professional and consultant service costs.
  (g)(1) Reasonable litigation and other legal expenses are allowable when incurred in accordance with 10 CFR part 719, Contractor Legal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if not otherwise made unallowable by law or provisions of the contract.
  (2)(A) Cost reimbursement contracts involving work performed at facilities owned or leased by the Department for an amount exceeding $100,000,000 are covered by this cost principle and 10 CFR part 719.
  (B) This cost principle and 10 CFR part 719 are applicable to legal counsel retained by the Department itself for litigation and other legal services where the legal costs over the life of the matter for which counsel has been retained are expected to exceed $100,000.
  (七)(1)當符合CFR第719節“承包商的法律管理要求”的情形時,合理的訴訟和其他法律費用是允許的,只要不違背其他法律或合同規定。
  (2)(a)在該政府部門擁有或租用的設施中進行履行工作的、金額超過$ 100,000,000的成本償還合同,包含在這一成本原則和CFR第719節中。
  (b)本成本原則和CFR第719節適用于該政府部門法律顧問的訴訟和其他法律費用,當關于該事項的生活費用預計超過10萬美元時。
  3、判例(Cases):
  (1)Riggs v. Palmer(“里格斯訴帕爾默”案,1889年10月8日):
  70 Sickels 506, 115 N.Y. 506, 22 N.E. 188Appeal from Supreme Court, general term, third department.
  GRAY and DANFORTH, JJ., dissenting.
  本案中,法官巧妙地運用法律原則,即“不應以本人的犯罪行為而獲得財產”阻卻了合法遺囑的法律效力,剝奪了殺人者對財產的繼承權。
  (2)Argersinger v. Hamlin(“阿杰辛格訴漢姆林”案,1972年6月12日):
  407 U.S. 25,  92 S.Ct. 2006,  32 L.Ed.2d 530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Argued Dec. 6, 1971.  Reargued Feb. 28, 1972.  Decided June 12,.
  本案中,美國最高法院裁決,得到律師協助的權利不僅適用于受到重罪指控的州和聯邦的被告,而且適用于所有如被定罪將入獄服刑的受審判者。此后,不管罪行輕重,美國的窮人一旦因刑事罪被告上法庭,受案法院必須免費為其提供免費的公共辯護律師。為此,美國大多數城市和州都設立了由政府出資、專門為貧窮被告服務的公共辯護律師辦公室,為窮人提供免費的律師服務。
  (二)二次資源(Secondary Sources):
  1、圖書(Books):
  (1)Philip Hamburger,Law and judicial duty,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該書通過講解普通法的法律和司法責任理念來立論。一方面它展示了基于立法者權威來理解的法律和那些不能在法律場域被辨明的東西。另一方面,它表明了法官具有根據法律來決斷的責任。這兩個理念——法律和司法責任——共同設立并限制了法官可以做的。
  (2)Theodore M Benditt, Law as rule and principle: problems of legal philosophy,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該書第四章從法律實證主義(尤其是奧斯丁和哈特)的角度來談法律規則和法律原則,同時批判性檢驗了德沃金和哈特的論爭。
  (3)Richard S Markovits, Matters of principle: legitimate legal argument and constitutional interpretation,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在美國這樣一個自由、權利至上的國家中,道德原則的論爭將是主要的合法性法律論爭。該書討論和分析了許多基本權利,比如教育權、隱私權、墮胎權、性自由權和安樂死的權利等等。
  (4)Neil MacCormick, Rhetoric and the rule of law: a theory of legal reasoning,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該書審查了“法律三段論”的角色和法律推理的普遍性,審視了結果主義和原則論爭。
  2、碩博學位論文(Dissertations):
  (1)Kim Alaine Rathman,The “Common Heritage” Principle and the U.S. Commercialization of Outer Space, presented to the faculty of the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Berkeley, California, April I996.
  該文的論述涉及人類“共同遺產”原則和相關人權理論在外太空資源分配、使用上的指示和裁決作用。
  (2)Jamie Michelle Angulo, Legal Principles Utilized by the Supreme Court to Adjudicate Student Due Process and Freedom of Expression Rights in Public Schools, submitted in partial satisfaction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2008.
  該文論述了聯邦最高法院在處理公立學校中的學生正當程序和表達自由案件時運用的法律原則及具體使用情況。
  3、法學評論文章(Law review articles):
  (1)Gregory B. David,Dworkin, Precedent, Confidence, and Roe v. Wade,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January 2004.
  152 UPALR 1221152 U. Pa. L. Rev. 1221該文批判性檢驗了德沃金裁判理論的可信度,并且著重對以下兩個問題的回答提出了建議:什么因素構成法官對先例錯誤的確信?需要多大的確信才能推翻先例?
  (2)Steven L. Schwarcz,Distorting Legal Principles,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Summer 2010.
  35 JCORPL 69735 J. Corp. L. 697該文探究了一些十分重要但被忽視的扭曲法律原則造成的問題,尤其是基于商業的原因。比如從再抵押權引申出的“不能給予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原則,就產生了許多金融危機和潛在的威脅。
  (3)Joseph Raz, Legal Principles and the Limits of Law, Yale Law Journal, April, 1972.
  81 YLJ 82381 Yale L. J. 823該文主要針對德沃金教授的觀點,主張從他的觀點中并未顯示出我們應當丟棄描劃法律限制的努力。相反,德沃金教授的主張引發了原則在法律中的重要角色。
  (4)Eric Dorkin, Debunking Integrity’s Equality Advantage: the Absence of Coordination in Ronald Dworkin’s Law's Empire, Iowa Law Review, August 1998.
  83 IALR 107183 Iowa L. Rev. 1071該文挑戰了德沃金通過表明法律作為整體如何無法產生合法化國家強制力所必須的“平等”而所謂的勝利——這種平等對于德沃金對抗其主要的理論競爭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5)Larry Alexander & Ken Kress, Against Legal Principles, Iowa Law Review, March 1997.
  82 IALR 73982 Iowa L. Rev. 739該書認為法律原則是一項定位不明的裁判標準:1、法律原則在道德上可能并不“正確”,并且在適用上又含混不清,因此缺乏規范意義上的可取性;2、偽稱法律可以做到全局考慮并平等對待。法律原則必須以某些價值(觀)標準——例如平等——為支點,但平等自身卻不是一個自足自明的概念,不同的道德理論和道德原則,都會提出不同的平等觀并要求予以貫徹;3、溯及既往;4、缺乏規則所具有的優點;5、分量上的不確定性;6、識別上的困難;7、在道德上不是多余就是有害的。[3]
  表一 本報告中所涉的中美部分法律原則對照表
    四 、國際法律資源(International Legal Sources)(一)一次資源(Primary Sources):
  這部分的一次資源主要例舉了一些其他代表性國家的憲法和國際性條約、組織規章中較為公認的法律原則,比如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格尊嚴和自由、國家主權與和平等等方面的原則。
  1、法律或條約(Statutes/Treaties):
  (1)《日本國憲法》(1946年11月3日公布,1947年5月3日施行)(日文版載Japan Institute of Constitutional Law網站,http://www.jicl.jp/kenpou_all/kenpou.html;中文版載百度百科“日本國憲法”詞條,http://baike.baidu.com/view/447279.htm。)第三章 國民的權利與義務第十一條 國民享有的一切基本人權不能受到妨礙。本憲法所保障的國民的基本人權,作為不可侵犯的永久權利,現在及將來均賦予國民。
  第十三條 全體國民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重。對于謀求生存、自由以及幸福的國民權利,只要不違反公共福利,在立法及其他國政上都必須受到最大的尊重。
  第十四條 ①全體國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政治、經濟以及社會的關系中,都不得以人種、信仰、性別、社會身份以及門第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第十九條 思想及意志的自由,不受侵犯。
  第二十三條 保障學術自由。
  (2)《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1945年5月23日公布,1955年3月15日施行)(中文版載百度百科“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詞條,http://baike.baidu.com/view/476744.htm。)第一章 基本權利第一條 一、人之尊嚴不可侵犯,尊重及保護此項尊嚴為所有國家機關之義務。
  第二條 一、人人有自由發展其人格之權利,但以不侵害他人之權利或不違犯憲政秩序或道德規范者為限。
  二、人人有生命與身體之不可侵犯權。個人之自由不可侵犯。此等權利唯根據法律始得干預之。
  第三條 一、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3)《大韓民國憲法》(1948年7月17日制定)(中文版載百度百科“大韓民國憲法”詞條,http://baike.baidu.com/view/1418946.htm。)第二章 國民的權利和義務第十條 所有國民擁有人的尊嚴和價值,并享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國家擔負確認、保障個人擁有的不可侵犯基本人權的義務。
  第十四條 所有國民享有居住、遷移的自由。
  第十五條 所有國民享有選擇職業的自由。
  第十九條 所有國民享有良心的自由。
  (4)《法蘭西共和國憲法》(1958年10月4日制定)(中文版載百度百科“法國憲法”詞條,http://baike.baidu.com/view/142976.htm。)第一章 主權第二條 法蘭西是不可分的、世俗的、民主的和社會的共和國。它保證所有公民,不分出身、種族或者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它尊重一切信仰。
  第十二章 共同體第七十七條 在依本憲法建立的共同體之中各成員國享有自治權;它們應當民主地、自主地管理自己,并且處理它們自己的事務。
  在共同體中只有一種公民資格。
  一切公民,不問他們的出身、種族、宗教,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他們負有同樣的義務。
  (5)《關于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1927年9月26日訂于日內瓦)(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T.6320)第一條 凡在本公約適用的任何締約國領土內根據一項為解決現有或將來爭端的協議(以下稱“仲裁申請”)而作成的仲裁裁決,如果此項協議是屬于1923年9月24日在日內瓦公布的關于仲裁條款議定書的范圍以內,該裁決應被認為有拘束力,并應按照請求履行該裁決當地的程序法規予以執行,但以該裁決是在本公約所適用的締約國之一的領土內作成,并且是對在締約國之一的管轄權之下的人作出的為限。
  為獲得上述承認或執行,此外還必需符合于下列條件:……(五)仲裁的承認或執行對請求承認或者履行該裁決當地所屬國家的公共秩序或法律原則并不抵觸。
  (6)《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T.4582)第十五條 二、任何人的行為或不行為,在其發生時依照各國公認的一般法律原則為犯罪者,本條規定并不妨礙因該行為或不行為而對任何人進行的審判和對他施加的刑罰。
  (7)《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1995年10月26日生效)(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T.224)第六條 締約雙方提供司法協助適用各自的本國法律。締約一方也可根據請求適用締約另一方的程序規則,但不得違背其本國的基本法律原則。
  2、規則或國際組織規章(Regulations/Organizational Rules):
  (1)《聯合國憲章》(載聯合國官方網站,http://www.un.org/en/documents/charter/)Chapter I: Purposes and PrinciplesArticle 2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Members, in pursuit of the Purposes stated in Article 1, shall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1、The Organization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sovereign equality of all its Members.
  2、All Members, in order to ensure to all of them the rights and benefits resulting from membership, shall fulfill in good faith the obligations assumed by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Charter.
  3、All Members shall settle their international disputes by peaceful means in such a manner that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and justice, are not endangered.
  4、All Members shall refrain in thei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threat or use of force against the territorial integrity or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f any state, or in any other manner inconsistent with the Purpos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5、All Members shall give the United Nations every assistance in any action it tak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Charter, and shall refrain from giving assistance to any state against which the United Nations is taking preventive or enforcement action.
  6、The Organization shall ensure that states which are not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Principles so far as may be necessar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7、Nothing contained in the present Charter shall authorize the United Nations to intervene in matters which are essentially within the domestic jurisdiction of any state or shall require the Members to submit such matters to settlement under the present Charter; but this principle shall not prejudice the application of enforcement measures under ChapterⅦ.
  為求實現第一條所述各宗旨起見,本組織及其會員國應遵行下列原則:
  一、本組織系基于各會員國主權平等之原則。
  二、各會員國應一秉善意,履行其依本憲章所擔負之義務,以保證全體會員國由加入本組織而發生之權益。
  三、各會員國應以和平方法解決其國際爭端,俾免危及國際和平、安全及正義。
  四、各會員國在其國際關系上不得使用威脅或武力,或以與聯合國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會員國或國家之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
  五、各會員國對于聯合國依本憲章規定而采取之行動,應盡力予以協助,聯合國對于任何國家正在采取防止或執行行動時,各會員國對該國不得給予協助。
  六、本組織在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之必要范圍內,應保證非聯合國會員國遵行上述原則。
  七、本憲章不得認為授權聯合國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件,且并不要求會員國將該項事件依本憲章提請解決;但此項原則不妨礙第七章內執行辦法之適用。
  (2)《國際統一私法協會章程》(1940年3月15日訂于羅馬,本章程于1940年4月21日生效,1986年1月1日對中國生效)(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T.3516)第七條(2)……三、對法庭之裁決不得上訴;裁決適用章程條款、規定及一般法律原則,當當事各方協議授予法庭裁定公平與正義之權時,它即可做此種裁定。
  (3)《關于仲裁程序的規則范本》(1958年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通過)(載《北大法律信息網》,引證號為CLI.T.6788)第十條(一)在當事國未就應適用之法律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法庭應適用:
  1.確立訴訟當事國明確承認之準則的一般的或專門的國際條約;2.已證明其為通例、并被接受為法律的國際習慣;3.文明各國承認的一般法律原則;4.作為確定法律規則之輔助手段的司法判決和各國最有權威的公法學家的學說。
  (二)假如當事國之間達成的協議有所規定,法庭亦可依公平與善良原則裁判。
  3、判例(Cases):
  (1)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v. 789Ten Pty Ltd (2005年9月)NSWCA 321Court of Appeal of the Supreme Court of New South Wales法律職業特權原則中最基本的元素即交流的主要目的必定是有特權的目的。而該案中的目的是促進關于Flemington Markets交易的法律建議條款。
  (2)日中旅行社案(1969年)(日本)昭和44.12.26勞民集20卷6號該案中被告日中旅行社以政治觀點取舍雇員,其對原告人所作出的解雇決定違法了民法第90條的公序良俗條款,因而無效。
  (二)二次資源(Secondary Sources):
  1、圖書(Books):
  (1)【德】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拉倫茨在該書中將將法律原則描述為“在從事法律規范時指示方向的標準,依憑其固有的信服力,其可以正當化法律性的決定”,“其系法理念在該當歷史發展階段中的特殊表現,并借助立法及司法而不斷具體化”。[4]該書將法律原則區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法條形式的”,一是“開放式的”。
  2、碩博學位論文(Dissertations):
  (1)Vincent Kazmierski, Something to Talk About: Applying the Unwritten Principle of Democracy to Secure a Constitutional Right to Access Government Information in Canada, submitted in conformity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Juridical Science, Faculty of Law, University of Toronto, 2008.
  該文論證了不成文的憲法民主原則提供了承認獲取加拿大政府信息之憲法權利的基礎;也即,民主原則可以用于填充憲法成文條款的“缺口”。
  3、法學評論文章(Law review articles):
  (1)Zheng Yunrui,Perspectives on Contemporary Legal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Law Studies on Certain Issues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ontract Law,Singapor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2003. 7 SINGJICL 28, 7 Sing. J. Int'l & Comp. L. 28該文主要闡述的是近年來中國合同法基本原則的一些發展變化。
  (2)Dan Meagher,The Common Law Principle of Legality in the Age of Rights,Melbourne University Law Review,2011. 35 MELULR 449, 35 Melb. U. L. Rev. 449該文主要闡述的是權利時代的普通法的合法性原則,包括它的歷史、內容和范圍等。
【注釋】
[1]有些學者認為,除此之外還包括第四個要素,即法律技術性規定。參見陳金釗:《法律解釋學——權利(權力)的張揚與方法的制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68頁。
[2]于芳:《<原則問題>書評》,載中國法律信息網,http://www.law-star.com/cacnew/ 200911/300048165.htm,2012年5月30日最后一次訪問。
[3]參見陳林林:《裁判的進路與方法——司法論證理論導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頁。
[4]【德】卡爾?拉倫茨:《法學方法論》,陳愛娥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第348頁。
        
        
      首都法學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與圖書館論壇(CAFLL)
      國家圖書館       美國法律圖書館學會(AALL)       國家檢察官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       國際法律圖書館協會(IALL)       最高人民法院圖書館

主管單位:中國法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法律網合作機制 技術支持: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寶)
電話:010-82668266-152 傳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頁 | 聯系我們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