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玩法及中奖规则/足总杯在线直播/欧洲杯2021赛程/内蒙古中优足球俱乐部

 
本站首頁 關于我們 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圖書館 法學文獻與檢索 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圖書館導航 法律法學網導航
法律信息資源
法律信息服務
數字信息檢索
數字技術發展
專業網站建設
澳門法律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信息研究 > 法律信息資源
法律信息資源
暫無下載資料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開展的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
            許建峰 點擊量:8073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
    

  201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科學院時指出:“大數據是工業社會的‘自由’資源,誰掌握了數據,誰就掌握了主動權。”2015年8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明確要求“通過促進大數據發展,加快建設數據強國,釋放技術紅利、制度紅利和創新紅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剛剛召開的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全面決勝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號角。黨的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等新要求,為新時代人民法院大數據工作以及智慧法院建設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最高人民法院積極響應國家大數據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十分重視司法大數據的匯集、管理、研究和應用工作。按照周強院長“充分利用審判大數據,提高審判質量和效率,促進科學決策”的要求,以“大數據、大格局、大服務”理念為指導,構建了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簡稱“大數據平臺”),成立了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以創新作為驅動發展的第一動力,促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是2016年11月10日經最高人民法院黨組研究決定、組建的以人民法院信息技術服務中心為主導,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新浪公司和華宇公司參股的現代企業制研究機構。2017年7月31日,經國家工商總局批準正式定名。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的發展使命是成為世界一流的司法大數據管理者、研究者和服務者,全面推進智慧法院建設。其定位主要體現在八個方面:一是智慧法院研究中心。論證設計智慧法院發展規劃和總體方案,評估智慧法院總體建設進程和建設效果,為全國智慧政務、智慧司法建設提供頂層咨詢服務。二是司法大數據分析中心。推進司法大數據資源的匯聚、管理,以及與國家信息資源的融合運用,提供多樣化司法數據分析服務。三是司法人工智能研發中心。推進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知識發現等人工智能技術在智慧法院建設中的廣泛應用,助力法院信息化系統創新發展。四是社會治理研究中心。針對新時期社會治理發展規律和發展特點,從司法大數據視角開展專題研究,有效支持中國特色社會治理理論與體系形成和精準化社會治理能力形成。五是經濟社會司法大數據服務中心。推進司法信息成為國家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發展預警和風險防控、宏觀經濟政策制定提供司法大數據服務。六是法院信息化集成評估中心。組織開展法院信息化系統的集成、測試和評估工作,確保法院信息化系統穩定、高效運行。七是司法信息安全中心。提供司法信息化領域的信息安全咨詢和測評服務,推動人民法院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立。八是司法大數據人才培養中心。為法院信息化業務培訓、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和交流提供全方位支持。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在智慧法院總體設計、人工智能應用、涉訴信息服務、信息系統集成評估等諸多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發布會上介紹的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成果,就是以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為主體,聯合各方力量形成的。通過一系列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工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貢獻了積極力量。

  一、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之源--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

  在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堅強領導和全國各級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全國法院從2013年起開始建設針對審判執行數據的司法大數據平臺,每5分鐘自動匯聚全國3523個法院的司法審判信息資源。歷經全國法院全覆蓋、案件數據全覆蓋、統計信息全覆蓋三個遞進階段,建成了涵蓋數據管理、共享交換、數據服務三大功能,具有實時自動、一數一案、協同共享、動態交換、無縫交聯和深度應用等特征的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和跨業務司法大數據平臺。截至目前,已累計匯聚1.3億件案件信息和相關司法人事、司法研究、司法政務、信息化管理、外部數據等信息資源,成為全球最大的司法信息資源庫。

  現在屏幕上顯示的就是正在為全國31個高院和兵團法院提供服務的人民法院大數據管理和服務平臺。全國四級法院每天大約產生7至8萬件案件數據,每5分鐘實時自動地匯聚到平臺。地圖上的航行線形象展示了各地法院案件數據的動態匯聚過程。

  全國法院案件數據的實時匯聚,聯通了各地和各級法院之間的“數據孤島”。依托這一平臺,全國法院每天新收案件、已結案件一目了然,這些案件數據都能夠追溯到具體案件詳情,包括審理階段、收案和立案信息、當事人、訴訟費及承擔情況、案件審理情況等詳細內容。基于實時數據匯聚的收結存分析服務,可以很方便地實時獲得全國各級法院收案情況,例如,今年1至11月全國基層法院中收案量第一的是上海浦東新區法院,收案總量13萬件,中級法院中收案量排名第一的是廣東深圳中院,收案總量為3萬件。基于這些案件信息,可按月、按年自動生成全國法院的審判態勢分析報告。自2015年6月以來,最高法院審管辦每季度兩份全國法院和最高法院《審判態勢分析報告》所使用的數據,均源于該平臺,大幅提升了審判態勢分析的及時性、全面性和豐富性,贏得了一致肯定。2016年,人民法院基于該平臺面向全國3500多個法院全自動生成47萬張報表,超過1000萬統計數字和1億個案件信息項,并且自動建立了法院、報表、案件的三級關聯印證機制,創造了司法統計歷史上報表數量最多、一次性服務單位最多、生成效率最快等“三個之最”,實現了司法統計由傳統人工方式向全自動生成模式的革命性跨越。基于這些數據資源,可常態化開展一系列社會重大關切案件的監控和監管。通過司法人事數據和案件數據的關聯融合,已經建立了“人與案、事與人”相關聯的人事績效管理體系,為發揮績效評估在法官員額制改革效果分析、審判資源配置等方面提供了必要支撐。也正是這個平臺,為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數據支持。以前,開展一項專題實證研究,需要全國各地到處調研,收集不同地區的案件數據,有的還需要發放大量調研表進行統計,一項專題實證分析往往需要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現在,基于自動匯聚的司法大數據資源,幾分鐘就可以自動生成一份數據報表,一個月就可以完成4-5份深度專題研究報告,多項專題成果摘要上報黨和政府決策部門。

  二、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之本--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審判執行、服務司法管理、服務社會治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人民法院審理的各類案件情況,已日益成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生產生活的“晴雨表”、“風向標”。婚姻糾紛、撫養糾紛、贍養糾紛、鄰里糾紛等民事案件能夠客觀反映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情況,買賣合同糾紛、貿易糾紛、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商事案件能夠客觀反映國家經濟發展相關情況,暴力犯罪、兩搶一盜、金融詐騙、拐賣婦女兒童、黃賭毒等刑事案件也客觀反映了社會治安相關情況,等等。通過對海量、動態、高增長、多元化、多樣化司法數據資源的高速處理,可快速獲得有價值信息,有效支持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有效支持優化完善社會治理架構和模式,提高公共決策能力。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以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審判執行、服務司法管理和服務社會治理為主線,以數據資源共享為紐帶,廣泛協作全國法院、研究機構、公司企業等研究力量,開展相關專題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形成各類專題研究成果130余項。

  在服務人民群眾方面,針對離婚糾紛、電信網絡詐騙、信用卡詐騙、危險駕駛、未成年人犯罪等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開展專題分析,對案件高發地域、犯罪手段、犯罪規律等案件特點進行揭示,為社會大眾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防范提供有效參考。例如,《涉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專題研究表明, 2016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較2015年同比上升51.47%。國內作案高發地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境外作案高發地多集中在亞洲,其中,以東南亞國家居多。案件當事人年齡多集中在20歲至34歲。在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48.59%的案件為電信詐騙,59.47%的案件為網絡詐騙。其中,8.06%的案件涉及電信詐騙和網絡詐騙。詐騙方式上,通過發布虛假廣告騙取受害人錢財的案件占比為42.73%,通過冒充熟人騙取受害人錢財的案件占比為29.52%。在網絡詐騙案件中,通過提供中獎號碼或其他增加中獎幾率實施詐騙的案件占比為47.71%,通過聊天軟件實施詐騙的案件占比為33.62%。在此提醒廣大人民群眾增強防范意識。在《未成年人犯罪》專題研究中,通過分析2015年至2016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發現,未成年人犯罪罪名多集中在盜竊罪、故意傷害罪和搶劫罪,62.63%的案件被告人為初中生。案件中的未成年人家庭多存在各種不同因素,留守家庭、離異家庭、流動式家庭、單親家庭、再婚家庭出現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的排名前五。上述這些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專題成果,已有8份通過最高人民法院官網公開發布。今天,我們將借此次發布會正式發布《環境污染責任糾紛》、《未成年人犯罪》、《涉黑犯罪》、《互聯網司法大數據熱點專報》等專題成果。

  在服務審判執行方面,通過對類案、新法施行效果評估、法律適用情況等進行專題研究,為法官案件審理、法律法規完善、司法解釋制定等提供參考。例如《離婚財產糾紛類案同判專題》研究分析表明,性別因素基本不會單方面影響財產處理的結果。但精神病人或者殘疾人離婚的,因其本身處于弱勢地位,在財產處理時,往往會予以照顧。而針對離婚案件中的婚生子女撫養問題,考慮到子女生活、居住的穩定性和受教育的便利性等因素,在房產處理時往往會優先考慮撫養子女的一方。又如在《刑事訴訟法施行效果評估》專題中,數據表明在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訂之后,一審案件中被告人的審前羈押率由2012年之前的68%下降至2015年的61%,下降了7個百分點。而取保候審的適用率有明顯提升,從2012年之前的22%提升至2015年的38%,提升率高達73%。

  在服務司法管理方面,通過對審判態勢、員額制改革、跨行政區劃法院、院庭長辦案、審判質效等方面的專題分析,為常態化審判管理、審判資源配置優化、定量化人員績效評估、司法體制改革等提供科學決策支持。例如在《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成效數據分析報告》中,通過定量化分析顯示,全國法院院庭長人均辦案量在司法體制改革全面推開后逐年增長,2016年人均辦案量較2015年增長28.64%,2017年1至9月院庭長辦案量較2016年同期增長32.28%,客觀反映了全國各級法院院庭長重回審判第一線的基本趨勢,為院庭長辦案制度的落實監督和效果評估提供了數據支持。同時,通過選取東、中、西部第一、二、三批部分改革試點地區,就其改革前后年人均結案量、審理周期等質效評估數據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改革后全國法院年人均結案數均有大幅增長,其中甘肅省由改革前的年人均結案50.96件提升為109.42件,增長1.15倍。改革后年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縮短,審判效率有所提升,較為明顯的是山東省改革后案件平均審理周期由107.86天下降為83.21天,下降比例22.86%。同時,案件審限內結案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內蒙古自治區改革后案件審限內結案率由94.97%提升為97.94%,增長3.04個百分點。這些數據對于我們客觀評估司法體制改革成效,把握下一步改革方向重點起到了重要的決策支持作用。

  在服務社會治理方面,結合國家發展戰略、政策法規和社會大眾生活情況,對相關案件變化動態及發展趨勢進行深度關聯分析,為社會治理提供了預警、預測和評估支持。例如在《從司法大數據看社會治安防控》專題研究中,通過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搶劫、強奸、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八類嚴重暴力”犯罪的案件數據進行分析顯示,全國“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案件2014年同比下降0.88%,2015年同比下降6.98%,2016年同比下降1.24%,2017年上半年進一步同比下降2.31%,案件量連年下降的趨勢十分明顯,顯示出在推進平安中國建設的大背景下,近幾年全國各地社會治安形勢不斷好轉,人民群眾人身安全感普遍明顯上升。對2013年至2017年6月新收拐賣收買婦女兒童一審案件趨勢進行分析表明,全國新收拐賣收買婦女兒童一審案件2014年同比下降11.44%,2015年同比下降18.48%,2016年同比下降3.41%,2017年雖有上升,但增幅僅為0.25%。整體上,2013年以來此類案件下降趨勢十分明顯,顯現出國家在保障婦女兒童安全方面成效顯著。又比如在《從司法大數據看生態文明建設》專題研究中,通過數據分析顯示,2013年至2017年6月,環境污染責任糾紛類案件原告為自然人的占比92.48%,2015年,環境保護相關民事案件原告為自然人的案件量增長42.14%,2016年進一步增長9.93%,顯現出公民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參與度越來越高。

  三、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之道--全方位提升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和服務水平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這一語重心長的告誡體現了對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

  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在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調研時進一步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司法工作特點,充分運用司法大數據,全面提升人民法院工作能力和水平,促進公正司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充分體現了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對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鞭策鼓舞和殷切期待。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盡管針對不同領域、不同方向形成了130余份司法大數據專題研究成果,積極探索了運用司法大數據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路徑。但總體而言,目前的研究工作無論是廣度深度還是方式方法都處于起步階段。接下來,我們將重點從以下方面不斷完善提升。

  一是進一步打通渠道,豐富數據資源。在已經建成全世界最大司法審判信息資源庫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推進電子卷宗、庭審音視頻、司法人事、司法政務、司法研究等數據資源的匯聚力度,提高與銀行證券、國土資源、工商企業、海關等國家信息資源的協同能力,持續確保數據的全面性、及時性、準確性和規范性,把司法信息資源庫打造成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生生不息的數據寶藏。

  二是進一步創新技術,提高研究水平。充分發揮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信息技術的驅動作用,開展基于語義的復雜案情分析、案件特征深度學習、基于案件趨勢的社會治理預警預測等關鍵技術研究和攻關,構建司法大數據知識庫,提升專題研究成果的質量水平,逐步實現司法大數據服務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精準支持。

  三是進一步擴大協作,拓展研究方向。繼續堅持“小核心、大協作”的專題研究模式,對內鼓勵法官、司法管理人員從實際業務需求深度參與專題研究,對外積極探索與高校法學院、研究所等法學專業團隊的合作與交流,將研究視角深入到國家與社會治理各個維度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為司法大數據驅動社會變革,改變治理方式,防范社會風險,拓展公共服務,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水平提供支持。

  新時代催生新思想,新理論引領新實踐。我們堅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我國司法大數據研究工作必將展現出更加廣闊的光明前景,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本文轉自《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專題研究暨中國司法大數據服務網上線新聞發布會》發言

        
        
      首都法學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與圖書館論壇(CAFLL)
      國家圖書館       美國法律圖書館學會(AALL)       國家檢察官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       國際法律圖書館協會(IALL)       最高人民法院圖書館

主管單位:中國法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法律網合作機制 技術支持: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寶)
電話:010-82668266-152 傳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頁 | 聯系我們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