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玩法及中奖规则/足总杯在线直播/欧洲杯2021赛程/内蒙古中优足球俱乐部

 
本站首頁 關于我們 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圖書館 法學文獻與檢索 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圖書館導航 法律法學網導航
法律信息資源
法律信息服務
數字信息檢索
數字技術發展
專業網站建設
澳門法律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信息研究 > 法律信息資源
法律信息資源
暫無下載資料

 地方立法信息化研究
            吳楠等 點擊量:6310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信息處
    

  如何能夠把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訴求,特別是公眾的利益訴求充分整合到地方立法決策中,是現代法治社會的理性選擇,也是當前深化改革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地方立法工作則為實現全方位多角度公眾參與提供了重要的路徑選擇。隨著公眾參與地方立法意識不斷增強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如何在地方立法過程中吸納、整合和引導網絡民意,以及合理利用各類立法信息則顯得越來越重要。筆者曾先后在地方人大機構從事立法和信息化工作,對信息化在地方立法中的應用進行了粗淺的研究,借此文談談對地方立法信息化的認識。

  一、信息化是當前拓寬公眾參與地方立法途徑的重要選擇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拓寬公民有序參與立法途徑,健全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和公眾意見采納情況反饋機制,廣泛凝聚社會共識。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使任何人都可以非常便捷地通過博客、微博、微信、QQ等成為獨立的信息發布者,并不同程度地形成或影響社會輿論。網絡信息來源之廣、信息獲取之快和信息搜尋之全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推進地方立法民主化,拓寬公民有序參與,地方立法信息化則成為了選擇的重要路徑。個人理解,地方立法信息化是指立法機構應用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將與地方立法有關的信息和服務通過信息技術進行整合,形成系統資源并為地方立法機構提供參考決策和信息支撐。從立法機構和公民兩個層面來考量,其必要性有二。

  第一,就立法機構而言,有了強大的信息化技術支撐,立法技術也就有了科學化的體現。立法機構可以利用網絡來表達它的目的、意圖和想要實現的目標,而網絡呈現給社會公眾的是一個透明、公開、暢所欲言的平臺,直接形成信息來源的多渠道和全方位。這樣,與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和立法中的難點、焦點條款可以有更多層面的解讀,立法機構也就能夠防止單一信息來源而造成法規條款不明確或者權責不相統一的問題出現。同時,立法機構也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實現立法信息數據的系統編纂和處理,形成各種與立法相關的各類數據庫,方便立法機構查詢并使用各類立法信息。在征求立法項目和立法后評估過程中,立法機構對一些需要問卷調查和實證分析的項目,通過網絡輔以相應的數據處理軟件可以取得量化的分析數字,會比現在仍在使用的寄發郵件和登載在平面或者紙質媒體的方式更直觀的顯示出所需要的結果。

  第二,就公民而言,通過網絡可以實現足不出戶、毫無身份限制地參與到地方立法的各個程序之中。只要能接觸到網絡,掌握相應的操作方法就可以借助立法機構提供的平臺發表對法規草案和立法項目的意見。這樣,立法參與者的數量會大大增加,不但會有很多有強烈個人特點的見解可以得到表達,而且與立法相關的各類信息也會得到大幅度的增長。豐富的立法信息不僅能夠更好更多地反映社會現實問題,使地方立法更加貼近民生,反映民情民意,而且使立法工作者更加精準找到地方立法中的各利益訴求的平衡點,最大程度地減少片面性和主觀性。

  二、信息化是今后一個時期完善立法工作機制的內在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地方立法工作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局面,在地方性法規中如何更好地體現可操作性,更好地協調各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更好地保障有關決策能夠落到實處,這些都對地方立法工作提出了挑戰,但同時也為地方立法信息化提供了一個發揮特點的舞臺。創建一個能夠高效運行的地方立法信息化系統,是今后一個時期完善立法工作機制的內在要求。

  從技術支撐和工作機制兩個方面考量地方立法信息化的作用。第一,從技術支撐上看,通過信息化可以實現立法大數據庫的形成,諸如“法律法規庫”“項目庫”“背景資料庫”“論文庫”和“立法論壇”等,為立法機構以及公眾提供資料查詢、在線交流以及網絡調查等服務。這樣一方面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掌握立法需求信息,為樂于參與地方立法工作的公眾提供所需資料,另一方面在海量的數據信息基礎上,民情民意的反映將更加具有針對性,進而使立法機構掌握主動權,克服當前存在的公民意見建議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第二,從工作機制上看,通過信息化可以實現跨區域、跨部門立法信息的共享使用,縮短地域距離,改變動輒“外出取經”的現象,大大節省了立法成本。在地方性法規的執行過程中,可以通過數據互聯互通,加強立法與執法之間的聯系,做好法規實施后的跟蹤問效,及時掌握了解法規實施的實際情況,以便能校正立法思路,修改完善相關法規,改進立法技術,增強可操作性。

  三、地方立法信息化的路徑探索

  據了解,目前全國各省市在應用地方立法信息化時的主要形式有:運用網絡征求立法項目或者法規草案意見,在網站建設立法專欄,建設法規庫和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系統等等。但這些應用還不很廣泛,可以說我國地方立法的信息化建設仍處在探索和發展的階段。地方立法的信息化仍顯得相對滯后,如何完善地方立法的信息化工作,筆者認為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強門戶網站中的地方立法系統建設。可在門戶網站開辟立法子站或立法專欄,相對集中公布立法信息,并盡可能地提供相關各類立法參考資料。在門戶網站公布進入常委會審議程序的法規草案審議稿,并通過數據處理匯總反饋給立法機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可以通過專門的渠道掌握并收集立法意見和建議。可以邀請有關立法人員做客網站在線就公眾所提的集中性意見、建議進行反饋,并回答網民就立法所關心的問題。可以在網站開發專用意見建議郵箱,在網站后臺集中處理。無論采取何種方式,但總之就是要在互動交流的便捷和信息資源上下工夫,不斷擴大法規的受眾面,讓公眾了解立法全過程,這也是“開門立法”的表現形式之一。

  二是建立地方性法規相關資料信息數據庫。前文提到的幾類數據庫應均在此列,該數據庫應當明晰地反映出所有制定過的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機關、生效失效時間、調整的法律關系領域、修改變動、備案審查、相關資料情況等各類有關信息,并提供關鍵字查詢、批量查詢、數據下載、同類法規推薦等功能,目的就是能夠為立法機構和社會公眾提供查詢、比照等服務,為法規的修改完善提供足夠的參考資料,也便于對法規進行匯編整理。

  三是通過數據處理審查法規草案。進入立法程序的地方性法規草案,其內容是否與上位法重復和抵觸,是否與同位階的地方性法規重復和沖突,以往采取的都是人工處理的方式。開發依托法規數據庫,通過數據處理或者能夠通過云計算的方式進行關鍵字排查法規重復和沖突的軟件,則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減少因人工處理造成缺失的現象,大大節約立法成本,從不抵觸的要求上提高立法質量。

  四是就個別重要的立法主題設立專欄或者論壇。當已經生效的法規需要進行立法后評估或者需要修訂時,可以在門戶網站設若干立法主題專欄或論壇,供民眾對法規產生的實際效果發表意見并參與討論;也可用此方法向公眾進行法規實施效果問卷調查,采取相關技術處理取得量化的分析數字,以促進立法工作人員對法規實施情況進行掌握,便于深入研究。這種方式符合當前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修改完善階段的實際,通過網絡可以更加全面了解法規實施的效果,更加有針對性的修改完善相關法規。

  五是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互動交流。據統計,我國的手機網民規模已達5.57億,依托移動互聯網產生的各種新媒體,最大優勢就是獲取資訊方便快捷,并可以實時互動。在地方立法各階段,運用微信公眾平臺、微博實時發布、手機APP等信息化形式及時公開立法過程中的相關信息,及時收集整理,及時展開同網民的互動交流,地方立法的征求意見建議的獲取速度將更快,反饋將更及時,公眾參與度將更高。

  六是提升地方立法機構工作人員適應信息化的能力。中國網民普遍年齡較小,習慣快餐式的閱讀方式,如何避免網絡輿論先入為主,地方立法機構要善于主導網上輿論,作出理性判斷。這就要求地方立法機構的工作人員不但要熟練應用信息化手段,還要善于處理網絡輿論。當前立法工作人員普遍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熟練掌握計算機和網絡應用并善于同網絡輿情打交道的人員更是十分有限,提升這兩方面的能力,以適應地方立法信息化的新常態,也是地方立法信息化的應有之義。

  七是要注重數據的更新維護。“重建設、輕維護”是政務類網站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地方立法信息化過程中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地方立法的相關數據庫還是“內容第一”,不及時更新維護,一是直接造成在公眾中的信譽率降低,直接損害公眾參與地方立法的熱情;二是計算機實時處理不能夠實現,大大減少其實用性;三是容易產生安全問題,成為被黑客攻擊的目標。基于以上原因,更新維護應擺在與建設一樣的地位,由專人定時進行。本文原載《人大研究》2015年第8期。

        
        
      首都法學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與圖書館論壇(CAFLL)
      國家圖書館       美國法律圖書館學會(AALL)       國家檢察官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       國際法律圖書館協會(IALL)       最高人民法院圖書館

主管單位:中國法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法律網合作機制 技術支持: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寶)
電話:010-82668266-152 傳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頁 | 聯系我們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