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個人網站建立已整整十年,經常有同行問:羅律師,網上有案源嗎?這個問題實在很難回答。如果說沒有,別人肯定心下嘀咕:既然沒有,為什么你那么起勁維護?如果說有,緊接著的問題就是:能否教點絕招?!
建立個人網站,說來話長,要追溯到律師實習階段--
2002年5月,通過當年通過率僅7%的首屆國家司法考試,讓我完成從工科到文科的大轉折。
2002年8月,歷經多次面試,多次碰壁之后,總算有了收獲,那就是成為一名律師助理,一名能按月領到工資雖然微薄但于我來說相當滿足的律師助理。因為,當時很多律師助理是沒有工資的(據說現在還有這樣的律師助理)。
2003年3月,我通過“倒簽”的方式取得了律師執業證書,成為一名執業律師。
雖然,在律所還只是一名靠工資吃飯的助理,但對外,我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稱自己是律師了?梢砸姷,那時對過了而立之年的我來說,案源何等重要。更何況無法學背景,無法界同門,更無爹可拼,只能靠自己。
當然,我也曾想到原同事和在杭校友,并試圖通過他們打開局面。可惜,事與愿違,沒有任何一個人給我推薦案源,著實心灰意冷。
此路不通,還有彼路。那時候,互聯網非;,尤其是BBS論壇。于是,我開始出沒杭州幾乎所有的社交論壇,試圖通過網絡打開局面。但是除了接到少許免費咨詢外,同樣顆粒無收。
最后,我只好選擇踏踏實實地做好公共助理,完成每位老師交辦的事務,無論是復印還是打字,抑或是查檔,再或者會見(想起助理期間還陪同老師會見過杭州“張輝叔侄殺人強奸案”的主犯張輝,關于這個案件如果你不知道,問下度娘)。
熬過艱難的實習階段,一連接到四起“大”案--
終于,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到了2004年,我熬過艱難的實習階段,獨自經辦了四件“大”案。當然,“大”案,對沒有案源的我而言,有案就是大案。更何況那幾起甚至引起媒體廣泛關注的案件,雖然代理費少得可憐,我卻樂在其中。
第一起“大”案,被媒體譽為浙江首例虛擬財產案。我代理原告游戲玩家,起訴盛大網絡。開庭那天,西湖法院最大的法庭架滿長槍短炮,杭州的媒體全出動了,好像要看什么西洋鏡。
第二起“大”案,代理被告浙江大學應訴原告浙大某學生的學位行政訴訟案。該案引起新華社浙江分社的關注,當時的新華社首席記者親自撰稿,令我受寵若驚。
第三起“大”案,代理象山20多位老百姓起訴象山縣人民政府的安居房安置行政訴訟案。據說那是全國首例安居房行政訴訟案,在寧海異地審理。當時風頭正盛的《新周報》從武漢派記者前來旁聽,旁聽媒體中上海的《東方早報》也赫然在列。(其實,大家不要在乎這些“首例”,其實那只是媒體宣傳的慣用手法而已,千萬別當真。)
最后一起“大”案,是我代理被告的刑事自訴案。被告在BBS上以網友身份大罵該BBS上另外一位網友“浪漫櫻木”!袄寺䴔涯尽闭J為自己受到嚴重傷害,精神恍惚,遂向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認為被告構成誹謗罪。該案被媒體譽為“浙江首例網絡刑事自訴案”,經過杭州媒體報道后,引起CCTV的關注。隨后CCTV前來杭州進行專訪后,將該案譽為“網絡風向標”案。
這四個“大”案幫助我樹立了自己的個人品牌。在同事和同行的眼里,我成為一個喜歡啃硬骨頭、喜歡鉆研新型案例的“年輕”律師。
順風順水的2004年之后,2005年再次陷入困境--
2005年的前半年,除了做好公共助理的本職工作之外,我也嘗試接觸了10多位當事人,但是沒拿下任何一單,令人有些沮喪。好多次,我登陸前程無憂網,想離開律所,應聘到企業做法務(因為法務收入高且穩定)。亦曾向杭州幾家薪資高的薪金制律所投簡歷,但卻都石沉大海。
瀕臨絕境之際,我又想起了互聯網。盡管兩年前,我在網絡上的開拓毫無收獲,但畢竟那時沒有業績。2004年代理的四起“大”案已經足夠有料有故事,為何不試著開辦自己的個人網站,全方位展示自己代理的案例呢?或許,這能夠給客戶一個了解我的窗口,可以贏得他們的信任。
無心插柳,哇塞,還真有--
說干就干。2005年7月,我注冊了個人網站 www.luoyun.cn,取名為“羅云律師網”。8月,網站正式上線。畢竟在做律師之前,我曾在IT公司干過一年多,對網絡及計算機還比較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