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中國經濟與東盟經濟相融合,與東盟國家建立良好貿易關系是保障本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與此同時,經濟貿易區建設也為東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提供了諸多便捷性,使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活動日趨頻繁,促使中國與東盟國家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模式因而,我國文獻情報事業要注重東盟文獻資源建設體系研究,及時調整原有的信息資源建設方案,充分利用文獻信息輔助國家情報事業發展。
1、文獻資源建設的概念及意義
圖書館是國家文化事業建設的主要對象,各地區圖書館擔負著地方文化發展的職責,從事各類文獻資料收集與處理工作。隨著我國文獻情報事業快速發展,文獻資源建設成為圖書館的核心任務,全面提升文獻資源建設水平是館內典藏的主要任務。
信息化改革之前,人們對文獻資料利用價值的認識度較低,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資源保護,導致文獻資料大量流失,給地方文化事業發展造成阻礙。隨著社會文明思想的不斷進步,人們逐漸意識到文獻資料的內在價值,通過多項措施保護文獻信息資源,其中文獻資源建設是最為有效的方法。文獻資源建設是依據文獻信息服務機構的服務任務與服務對象以及整個社會的文獻情報需求,系統地規劃、選擇、收集、組織管理文獻資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藏書體系的全過程。[1]
人類社會步入信息化時代以來,文獻資料利用價值受到了各界的普遍關注,經濟、政治、教育、文化、科研等均注重文獻資料收集,文獻資源也成為推動各類事業發展的基本保障。新時期國家投資圖書館工程建設活動,旨在保障文獻資源建設工作有序進行,確保有價值信息資料受到長期性地保護,避免文獻資料丟失而造成的文化損失。從實際工作情況看,文獻資源建設著實起到了信息保護作用,從收集、篩分、處理、典藏等多個方面保護有價值的信息。
2、東盟文獻資源建設的可行性條件
2008年1月,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這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點地區邁入“GDP萬億元俱樂部”,成為中國沿海經濟發展的新一極和重要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這一歷史性的改革措施,讓廣西與東盟國家之間形成了更加緊密的聯系,彼此之間建立了良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東盟文獻資源建設提供了多方面條件。總體來說,東盟文獻資源建設可行性條件如圖1所示。
2.1 經濟條件
隨著經濟全球化戰略實施,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往來日趨增多,雙邊貿易經濟是東盟文獻資源建設的基本保障。例如,
貿易經濟體系中,以中國“東盟博覽會”作為核心支撐,為文獻資源建設打下了良好的經濟基礎。此外,南寧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廣西、南寧已經成為東盟人員來訪最多的省區城市之一。2010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中國與東盟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開始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2.2 地理條件
從地理位置來說,廣西與東盟國家之間的距離較近,廣西靠近東盟國家為文獻信息收集創造了有利條件,可在短時間內收集到與東盟相關的文獻資料。此外,“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正在規劃中,這是一條貫穿中國、越南、老撾、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跨國經濟增長帶,獨特的地理位置條件,拓寬了文獻資源建設的可操作性。未來,“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建成之后,廣西與大部分東盟國家將實現文獻資源相互交流、相互利用的和諧局面。
2.3 文化條件
人類社會是以文化元素為基礎的,不同國家、地域、血統之間的民族,都可以借助文化紐帶而聚集到一起。廣西實施東盟文獻資源建設的文化條件,主要體現于“同宗同源”的民族文化,中國廣西與東盟國家“血脈相連”,彼此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文化關聯。例如,中國廣西壯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黎族、越南岱族、儂族、傣族、熱依族、瀝族、布依族等,與東盟國家民族之間相互融通,這為東盟文獻資源建設融合了民族文化元素。
3.東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的綜合對策
廣西是我國對外貿易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也是中國文獻信息資源的集散中心,許多國外文獻資料均是通過廣西中轉后傳入內地。面對經濟全球化趨勢,我國不僅要從經濟戰略方面做出調整,也要優化廣西文獻情報事業發展模式,強調東盟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意義。筆者認為:基于上述可行性條件,廣西在東盟文獻資源建設中需注重收集與整理、開發與利用等方面工作。
3.1 收集與整理
(1)圖書館。無論是傳統圖書館還是復合型圖書館,在進行文獻資源建設中,圖書、期刊等印刷型文獻的采集是首選的工作。當前,東盟文獻信息已經成為廣西圖書館內部的特色館藏,作為一項特殊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典藏,這也說明了東盟與中國廣西在區域經濟建設中的相互關聯性。為了更好地完成東盟文獻資源建設工作,必須對圖書館典藏模式進行調整,從圖書館員、設備、制度等方面改革,為東盟文獻信息收集與處理做好準備工作。
(2)互聯網。圖書館應將這些獨具特色的信息源進行整合保存,以便更好地開展東盟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和服務工作。信息科技時代,圖書館收集東盟文獻資料應注重網絡化發展,借助互聯網平臺收錄、查閱更多的東盟文獻。[2]此外,廣西東盟特色文獻資源建設要設定專項數據庫,保證互聯網對文獻資料的一體化控制,避免人工收集與處理時出現錯誤。
(3)一體化。東盟文獻資源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廣西地區實際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對周邊貿易國之間的交流往來,努力構建符合時代發展的信息資源調度模式。除了單一的采用圖書館、互聯網等資源建設平臺,還需考慮將兩者相互融合,建立一體化資源建設方案。例如,圖書館作為傳統文獻資料典藏平臺,對紙質文獻資料進行典藏處理;互聯網為圖書館建立數字化查詢系統,對東盟文獻信息自動化收集與處理,降低了人工參與資料收集與處理工作的難度。
3.2 開發與利用
(1)自主開發。東盟文獻資源建設要注重開發過程,對具有潛在價值的文獻資料深度挖掘,提煉出可以利用的文獻信息。東盟文獻開發過程中,必須對資源建設工作設計得更人性化、合理化,對東盟文獻信息資源進行主動開發,有針對性地對文獻進行深加工,在增強信息產品實用性的基礎上提高信息產品的價值廣西應根據地方文獻資源特色,設定東盟文獻資源自主開發平臺,深度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更好地服務于本國文獻情報事業發展。
(2)印刷出版。在增加電子資源購買量的基礎上,抓緊對已有的印刷型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東盟文獻信息資源數字化是有系統地將已采集的有關東盟的印刷型文獻轉化成數字化文獻。必要時,應聯系專業出版社將東盟文獻資料印刷出版,以書籍、報紙、雜志等形式分布于社會各界,讓文獻資料發揮出實際性的價值。廣西印刷出版東盟文獻資料時,要綜合考慮版權歸屬問題,一些重要文獻需經過版權授予后才能公開使用。
(3)廣泛宣傳。圖書館收集整理與開發利用東盟文獻信息資料,就是為了服務于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服務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廣泛宣傳東盟文獻資料的利用價值,可號召文獻情報工作人員參與文獻資源建設,為廣西與東盟國家創建和諧的文化交流環境,推動其他方面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未來,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經濟往來日趨增多,廣泛宣傳文獻信息資源價值是很有必要的,這需要廣西及東盟國家共同努力。
結束語
文獻情報事業是社會文化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視文獻情報工作是社會資源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廣西與東盟國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在經濟、地理、文化等方面都保持著長久的關聯性。為了促進廣西與東盟國家文獻資源實現共享式利用,必須強化文獻資源建設體制改革力度,注重文獻收集與整理工作,設定科學的資源開發與利用體制,這些都是廣西在東盟文獻資源建設中需要改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