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玩法及中奖规则/足总杯在线直播/欧洲杯2021赛程/内蒙古中优足球俱乐部

 
本站首頁 關于我們 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圖書館 法學文獻與檢索 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圖書館導航 法律法學網導航
中外政府出版物
政府信息公開研究
政府信息傳播與利用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府信息傳播與利用
政府信息傳播與利用
暫無下載資料

 基于省級公共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網站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研究
            高俊寬 點擊量:4567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摘要】
簡述了“省級公共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研究”的政策、制度和技術發展背景;分別詳述了中國公共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并就兩館如何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提出了建議和措施。
【關鍵字】
電子政務;圖書館;檔案館;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資源;信息服務
    

    一、研究背景

    公共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以下簡稱兩館)作為公益性的信息服務機構,保存了大量的政府信息資源,具備提供政府信息服務的能力,特別是隨著政策制度的逐步完善、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電子政務的推行,為兩館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提供了制度和技術保障。

    (一)政策制度背景

    文化部于1982年12月發布的《省(自治區、市)圖書館工作條例》第3條規定:“省(自治區、市)圖書館要通過多種途徑,有計劃、有重點地補充館藏,對本省(自治區、市)的正式出版物和有關本地區的地方文獻資料應盡全收集。”1987年通過并于1996年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11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定期向檔案館移交檔案。”1999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第23條對檔案公開的方式作了具體規定,其中之一就是以“通過公眾計算機信息網絡傳播”的方式首次向社會公開檔案的全部或者部分原文,或者檔案記載的特定內容。

    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第16條規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向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提供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在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設置政府信息查閱場所,并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行政機關應當及時向國家檔案館、公共圖書館提供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這條規定不僅明確了國家行政機關向公共圖書館和檔案館提供主動公開信息的法定義務,同時也奠定了我國兩館作為公民、法人和社會組織獲取政府公開信息合法通道的法制框架和法定地位。2011年11月15日,文化部、財政部聯合發出《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十二五時期,重點實施文化共享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和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加強統籌,協調發展,提升三大公共數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整體效能。”

    (二)技術發展背景

    自1999年“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和“政府上網工程”啟動以來,中國各級政府部門紛紛跑步邁進“網絡辦公時代”,據工信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省市政府網站普及率高達100%。從2002年起由文化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的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衛星、手機等新型傳播載體,依托各級圖書館建設各級文化信息服務中心或服務點,截至2010年底已建成1個國家中心,33個省級分中心(覆蓋率達100%),2867個縣級支中心(覆蓋率達95%),22963個鄉鎮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67%),59.7萬個村基層服務點(覆蓋率達98%),累計提供了9.6億人次服務。到2015年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將建成為基層群眾的信息中心、學習中心和數字文化中心。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1年7月)》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互聯網普及率攀升至36.2%;中國手機網民規模為3.18億,手機網民在總體網民中的比例達65.5%,成為中國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網民規模為1.31億,占整體網民的27.0%。

    二、省級圖書館和檔案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現狀分析

    根據2011年11月10日至12月1日通過網絡登錄31個省級公共圖書館和國家檔案館網站開展的網絡調查,截至2011年12月1日,中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館基本都建立了各自獨立的門戶網站,而設置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欄目卻是千差萬別(詳見表1)。

    (一)圖書館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現狀

    全國內地31個省級圖書館都建立了各館的門戶網站,其中有22個圖書館網站設置有政府信息公開欄目,占總數的71%。調查顯示,各館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方式千差萬別,主要有以下五種:①有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欄目,打開鏈接沒有什么內容,如貴州省圖書館和青海省圖書館在其首頁雖有“政府信息”欄目,但點擊打開后沒什么內容;②直接鏈接本地省級政府或地市級政府的門戶網站,包括福建省圖書館、黑龍江省圖書館、吉林省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和浙江圖書館;③鏈接的是本地省級政府辦公廳建設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包括首都圖書館、重慶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湖南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陜西省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圖書館;④建立了專門的政府信息公開查詢平臺,并提供多個途徑檢索政府公開信息,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查詢平臺”,上海圖書館專門開通了“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檢索平臺”,寧夏圖書館建立了政府公開信息的主題分類檢索和從索引號、標題等進行查找的檢索系統,四川省圖書館建立了“四川省政府信息公開專題”;⑤鏈接的是“中國政府公開信息整合服務平臺”的地方分站,如湖北省圖書館設置的“政府信息”鏈接的是湖北分站,提供本站資源和總站資源的檢索。

    (二)檔案館(局)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現狀

    國內大陸地區31個省級檔案局和檔案館都是館局合一的結構,除河北省檔案信息網鏈接打不開以外,各省館大都建立了以“XX檔案信息網”命名的網站。在31個省級館中,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有26個,占總數的83.9%,遠遠高于省級圖書館的數量。需要說明的是,檔案局作為政府機構,也有政府信息公開的責任和義務,表1列出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是檔案局提供的除自身外設置的查詢其他部門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而不是公眾查詢檔案局應該公開的政府信息而設置的欄目。現行文件作為政府公開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配合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同時也是為了拓寬檔案館的服務職能,從2000年起很多檔案館就開始成立現行文件查閱中心,目前很多檔案館(局)的網站也設立了這一欄目,便于公眾進行網絡查詢。根據調查,目前檔案館提供政府公開信息服務的形式主要有:①直接連接本地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如天津檔案網鏈接的是“天津市政府信息公開系統”,與天津圖書館一樣;②建立了專門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并具有完善的檢索系統,如廣東檔案信息網、福建省檔案館(局)、甘肅檔案信息網、廣西檔案信息網、遼寧檔案信息網和上海檔案信息網;③建立了現行文件查詢服務利用中心,并具有完備的檢索系統,如湖南省檔案館、海南省檔案信息網、河南省檔案信息網、江西檔案信息網、寧夏檔案信息網、青海省檔案信息網、陜西檔案信息網和四川檔案局;④同時設置有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和現行文件查閱中心,提供多種途徑檢索政府信息,如安徽檔案信息網、北京市檔案信息網、重慶市檔案信息網、黑龍江省檔案信息網、吉林省檔案信息網、江蘇省檔案信息網、內蒙古檔案信息網、山東檔案信息網和浙江省檔案網。

    (三)兩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分析

    從表1可以看到,目前在31個省級兩館中,同時都不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只有3家,圖書館中不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有9家,檔案館中不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只有5家。從以上省級兩館網站開展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現狀來看,圖書館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還處于較低水平,相比而言檔案館比圖書館更重視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做得比圖書館要深入和細致。在兩館提供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中,有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處于網站明顯之處,有的很難一眼看到,增加了公眾利用兩館網站查詢政府信息的成本。各館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現狀和水平反映了各館對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重視程度和對《條例》的貫徹落實情況,也反映了各館對公眾獲取政府公開信息的服務水平和能力。省館開展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對地縣級館具有示范指導作用,兩館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不應該是簡單的政府網站鏈接,而是應以政府公開信息為基礎的針對公眾實際需求的多樣化創新服務。政府公開的信息與公眾息息相關,兩館可以展開交流合作,針對不同的主題進行分析整理,然后形成主題匯編,分別就不同主題的政府公開信息開展服務。

    三、兩館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措施建議

    兩館既是政府信息的集中保管地,又是為社會公眾提供政府信息服務的重要機構。《條例》確立兩館作為政府信息公開場所,就是為了使公眾更集中、更方便地查閱到政府公開信息,能夠最大程度上為公眾查閱政府信息提供便利,降低公眾獲取政府信息的成本。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兩館應充分發揮信息組織上的優勢,依托網絡為公眾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一)發揮兩館的信息組織優勢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

    《條例》的頒布為兩館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提供了機遇,兩館應該充分重視政府信息公開服務。通過在兩館設置政府信息服務場所和網絡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組織優勢,針對政府信息分散的特點,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分散的政府信息數據庫進行整合調控,以實現政府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另外,兩館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主要依靠國家財政撥款開展工作,能夠發揮政府信息集中查詢、主動公開等方面的作用,保證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公平獲取政府信息。

    2007年《條例》頒布后,國家圖書館發布了《關于加強全國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服務,建設“全國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整合服務聯盟”的倡議書》,提出了8條具體行動計劃,并于2009年4月開通了“中國政府公開信息整合服務平臺”,目前僅有國圖、北京、黑龍江、吉林、寧夏、山西、山東、貴州、湖北、浙江10個分站,且打開各省級圖書館網站,除了湖北省外其他圖書館并沒有這方面的鏈接。在一些地方的政府信息公開實踐中,兩館已經成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場所,如《上海市檔案條例》《杭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等文件中有關于國家檔案館的規定;《上海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海南省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等文件中有關于公共圖書館的規定。

    (二)依托網絡為公眾獲取政府公開信息提供便利

    根據《條例》第5條的規定,行政機關公開政府信息應當遵循便民的原則,兩館為公眾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也應當遵循此原則。另外,國內省級兩館都建在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政府所在地,而省級政府發布的政府信息與本行政區劃管轄范圍內的各項事務緊密相關。為了節省用戶利用政府公開信息的成本,依據便民原則,各省級兩館除了設置物理場所提供傳統的政府信息服務外,有責任通過多種信息服務方式為公眾提供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其中通過各省兩館建設的門戶網站提供政府公開信息就是很好的選擇。利用兩館門戶網站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可以減少兩館物理空間利用的矛盾,也方便信息利用者足不出戶就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節約時間和精力。同時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為公眾獲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

    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傳統信息載體的限制,省級兩館傳統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不能為本轄區范圍內所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供及時、便利、全方位的政府信息公開服務;而通過兩館的門戶網站,依托各級政府網站和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實現傳統信息服務和數字信息服務的結合,實現大范圍信息服務和小范圍信息服務的結合,從而形成多層次、多渠道、高效率的政府信息公開網絡系統,在網絡時代充分發揮兩館的作用,實現兩館的社會價值。特別是隨著政府信息逐漸增多,兩館可以在網絡時代更好地行使各自的信息保存職能和信息提供職能。

    注:原載《電子政務》2012年第4期。

【注釋】
1.曹康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
2.文化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數字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EB/OL].(2011-11-15)[2011-12-10].http://119.255.11.76/auto255/201112/t20111201_27528.html.
3.湯嘉琛.一些政府網站不能淪為昂貴的自娛[N].中國青年報,2011-11-29(02).
4.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介紹[EB/OL].[2011-12-10].http://www.ndcnc.gov.cn/libpage/gxgc/index.htm.
5.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1-12-10].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107/t20110719_22120.html.
6.國家圖書館.關于加強全國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服務,建設“全國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整合服務聯盟”的倡議書[EB/OL].[2011-11-30].http://www.jlplib.com.cn/zwxxgk/fwlmjs/.
7.中國政府公開信息整合服務平臺[EB/OL].[2011-11-30].http://govinfo.nlc.gov.cn/lmzz/gywm/.
8.鐘文榮.《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對檔案信息開放的影響[J].檔案管理,2007(5):17-18.
9.田建設.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個案調查與思考[J].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08(3):33-39.
10.馬森述.《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內容與影響[J].情報資料工作,2008(4):6-8.
11.卡特M.《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的角色[J].情報資料工作,2008(4):13-15.
12.周漢華.我對國家檔案館充滿期待[J].中國檔案,2008(4):12.
13.李國新.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體系中的新元素[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8(5):99-101,102.
14.趙山山.談當前《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下的檔案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J].黑龍江史志,2009(8):50-51.
15.李國新.推進和深化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服務[J].圖書館建設,2010(1):1.
        
        
      首都法學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與圖書館論壇(CAFLL)
      國家圖書館       美國法律圖書館學會(AALL)       國家檢察官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       國際法律圖書館協會(IALL)       最高人民法院圖書館

主管單位:中國法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法律網合作機制 技術支持: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寶)
電話:010-82668266-152 傳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頁 | 聯系我們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