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質期刊閱覽面臨的困境
(一)電子期刊激增
當今網絡時代,數字信息數量急劇增長,信息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網絡媒體以其先進的傳播手段、強大的檢索功能和海量的信息存儲,給傳統紙質期刊的發展帶來了強烈沖擊。近年來,國內電子期刊空前發展,期刊閱覽室訂購的中文專業紙質期刊大多數都已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和“重慶維普全文數據庫”等大型數據庫所收錄;而非專業的娛樂和休閑性大眾刊物也正逐漸遭受到“龍源期刊網”和“博看網”等大型期刊網站的沖擊。據2009年度,龍源期刊網所發布的合作期刊網上傳播數據顯示,電子期刊傳播總量迅速增加,2009年度Top100期刊國內閱讀的訪問量超過1616.4萬次,而在2006年僅為460萬次,短短4年增長了351%[1]。目前,龍源期刊網近3000種合作期刊的網絡傳播量,足以說明當前期刊網絡閱讀已經頗具規模,網絡閱讀已經逐漸成為人們閱讀期刊的重要選擇。因此,面對電子期刊的激烈競爭,紙質期刊閱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
(二)網絡期刊原文文獻傳遞服務不斷擴大
在網絡環境下,讀者的信息行為和信息需求已不斷發生了變化,期刊閱覽服務不再是簡單看管。讀者對期刊信息的使用需求已由靜態的閱讀趨向動態的信息獲取,而且這一需求的特點是突破了傳統的時空限制,在服務內容上也細化到單篇文章和某一類專題性文章。這些表明,讀者的信息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了。以網絡為依托的期刊原文文獻傳遞服務,以其方便快捷的特點和能夠“轉載”和“復制”的優勢,迎合了信息時代讀者的心理發展和需求,特別受到了廣大高校師生的歡迎,成為他們獲取文獻信息的重要途徑和方式。以我院圖書館為例:2005年,我館購買了網絡數據庫“中國知網”,建立了電子期刊文獻傳遞系統,文獻傳遞服務得到了迅速發展。2007年,我館又開通了“電子資源遠程訪問系統”,使電子期刊傳遞的覆蓋面進一步加大,讀者在家中就可以輕松獲取信息,并且實現了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周末和節假日不間斷的服務,成為我院教師教學和科學研究及廣大學生獲取文獻信息的重要途徑與資源保障。
(三)紙質期刊價格飛漲
近年來,隨著論文數量和期刊頁數的增加,期刊的價格也在飛速上漲。以我院圖書館為例:最近五年來,紙質期刊的訂購費用迅猛增長,自2007年~2011年,5年中期刊的購買費用增長了32.1%。其中,僅2009年就比2008年增長了15.3%(如“圖1”所示)。
網絡媒體的出現和紙質期刊訂購費用的迅猛增長迫使高校圖書館普遍調整了文獻信息資源采購政策,逐步用電子期刊取代紙質期刊,電子期刊資源在館藏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
二、電子期刊的局限性
電子文獻信息資源帶給人們方便與快捷的優勢無可置疑。然而,人們在使用電子文獻信息資源的過程中,也發現其存在著數字文獻存儲問題、版權問題、質量問題和保障不穩定性等潛在缺陷。
(一)數字信息資源保障的不穩定性
由于受設備、技術、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電子文獻在傳遞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事故故障和通信故障,致使讀者無法獲取電子文獻信息資源。例如,PQDT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由于該數據庫訪問平臺進行調整或系統檢修等而不能進行訪問;又如,中國知網,因該網站服務器進行維護和平臺升級等技術原因,而影響訂購單位的正常訪問。
(二)數字文獻長期儲存仍存在問題
到目前,因受版權、技術、設備、經費、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數字文獻的長期保存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而且數據庫只有訪問權而沒有收藏權,訂購單位一旦停止訂閱就不能再獲取該數據庫的文獻。因此,網絡電子文獻在一定的歷史階段內還不能完全替代紙質文獻信息資源。
(三)電子期刊的質量難以保證
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機制,沒有嚴格的審稿制度,不受任何形式的同行評議和內容審查,致使電子期刊內容良莠不齊,導致了人們對電子期刊的學術性、權威性和準確性產生懷疑。目前,電子期刊還不能作為評定其論文作者學術成果的直接依據。
(四)電子期刊文獻資源的滯后性
當前,讀者普遍反映,電子期刊出版時間滯后。一般來說,電子期刊比紙質期刊出版要滯后2個月,甚至更長時間。例如,“萬方數字化期刊”的期平均時滯為2.9個月,“中國期刊網”為3.6個月,“維普全文數據庫”為4.1個月[2]。
(五)讀者獲取數字文獻信息能力較低
讀者使用電子期刊必須具備兩點:一是要具有一定的計算機使用技能;二是要懂得網絡文獻信息檢索的一般技巧。從目前情況來看,高校圖書館讀者這兩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欠缺。一些讀者不知道閱讀電子期刊前應先下載安裝相應瀏覽器;有些讀者對檢索內容缺乏必要分析,不會選擇合適的檢索詞或編制檢索表達式等,因而使檢索結果不盡如人意,檢索目的不能達到。
(六)電子期刊的使用費用較高
高校圖書館的紙質期刊均是免費開放使用的,讀者不需要付任何費用,而電子文獻信息資源需憑借計算機和網絡(INTERNET網、局域網和校園網)才能獲得。在電子閱覽室獲取信息,需按時收費。而且,電子期刊不便于讀者精讀,讀者需將重要文章下載打印后才能精讀,這些也需要一定的花費,因此讀者閱讀電子期刊比紙質期刊花費較多。
三、紙質期刊的獨特優勢--閱讀情趣
網絡時代,電子期刊在文獻查找、檢索和傳遞等方面雖有明顯優勢,但也有隱憂之處;紙質期刊雖有短處,但也有其獨特優勢。一是紙質期刊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人們早已養成了閱讀紙質期刊的習慣,習慣了手捧書刊和輕翻書頁的閱讀感覺,習慣于在閱讀或研究某一本書刊時,勾勾畫畫、圈圈點點,對其精彩部分可以反復閱讀、吟誦和品味,甚至摘抄。二是紙質期刊具有便于攜帶和使用的優勢。人們無論茶余飯后、還是離家旅行;無論伏案,還是躺臥,只要稍有空閑,便可在書房、臥室、公園或路旁等隨處可讀,這種閱讀方式既環保健康,又使人輕松自由、便于思考、身心愉悅,其情趣遠非電子期刊可及。
隨著網絡媒體的飛速發展,博客作為當前最為流行的新興事物,是發表文章和個人見解的一種網絡出版媒介。也許由于人們對紙質文本的摯愛,像《博客天下》、《博客族小說榜》等雜志也出現在市面上,并取得了良好的反響。有人質疑這些雜志是逆歷史潮流而動。其實,紙質期刊具有電子期刊所沒有的獨特特征:一是平面化特征。使人容易產生較強的親和力和自由度。與網頁上凌亂的圖文相比,紙質期刊更為清爽、悅目,更易讓讀者產生親切、隨意之感,進入一種沉靜、安穩的閱讀狀態。因此,有些讀者更鐘情于傳統紙質期刊的理性、沉穩和注重思維演繹的閱讀模式。二是抽象性特征。文字是高度凝練抽象的,它需要左腦和全腦的積極調度來處理復雜信息[3],適合專業人士或科研工作者的“深度閱讀”。人在閱讀紙質期刊過程中,思維不斷跳躍,有著無限延展的空間,進而領會作者傳達的深層內涵。很多文學底蘊深厚的作品是需要靜心、凝神閱讀的。只有這樣,才能將文本中間接性、抽象性等美學意蘊領悟透徹[4]。
總而言之,紙質期刊具有的獨特優勢,決定了其特有的讀者群,雖然很多讀者熱衷于從網絡獲取文獻信息資源,但有些讀者仍傾向于經常前往閱覽室瀏覽期刊,體味書刊里飄出的油墨芬芳,享受圖書館讀書的閱覽環境,享受讀書樂趣。
四、深化期刊閱覽服務的措施和策略
多種網絡媒體的出現和競爭,使得傳統紙質期刊的生存舉步維艱,全面期刊數字化最終將會變成歷史潮流[5],這是誰也無法抗拒的。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順應潮流,既要“堅守”紙質期刊陣地,做好傳統服務,又要“攜手”電子期刊,利用網絡優勢創新服務工作,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不同需求,做到“揚長避短”,通過改變服務模式、擴大服務領域、創設優美環境和加大期刊宣傳力度等服務手段來吸引讀者,迎接網絡媒體的挑戰。
(一)增強危機意識,提高服務技能
網絡環境給紙質期刊帶來的沖擊是實實在在的,如果死抱住過去的服務模式不放,一味地等讀者上門,就可能會被網絡科技信息的大潮所吞沒。因此,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人員應該加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與增強緊迫感,通過培訓、函授、外出交流或自學等各類方式的學習,來豐富網絡知識和提高計算機應用水平以及與用戶溝通的能力,提高期刊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與服務實踐技能,特別是紙質期刊的現代化、自動化日常管理和網絡電子文獻信息資源的檢索與文獻傳遞服務等綜合技能,為高校廣大讀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二)開展一站式服務
電子期刊的出現,給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改變了期刊管理工作的內容,拓展了期刊工作的職能。期刊工作人員如果還只是從事以期刊采購、閱覽、編目和典藏等傳統作業為主的工作,為讀者提供一些簡單的期刊借閱服務,就不能適應和滿足網絡環境下讀者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在電子期刊與紙質期刊并存的時代,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優質和高效的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追求的目標,而“一站式”服務模式正是這一理念的具體體現。在這方面,我館對于為了獲得某種特定文獻信息或獲取期刊全文而來館的讀者,在他們使用紙質期刊時,也會同時向他們推薦使用電子期刊資源;如果館藏期刊資源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還會推薦、引導和幫助讀者查找其他相關專業期刊信息,或查找全國期刊聯合目錄,以獲得其他圖書館的館藏信息,并推薦原文傳遞服務系統,使期刊服務內容和鏈條得以拓展與延伸。
(三)深度開發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由于刊載的論文質量較高,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通常是專業領域里最有影響力的期刊,能夠反映某一專業或某一學科的最新科研動態和科研成果,因而往往成為許多讀者必然閱讀的文獻。因此,核心期刊管理是高校圖書館期刊管理工作的重心。由于期刊自身的出版規律,一本登載有幾十篇文章的期刊,對于讀者來說,感興趣的也許只是其中的一兩篇文章。但是,讀者必須對整本期刊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費時、費力且效率低下,因而極需對核心期刊進行深度開發。一是要盡快對新到館的每期核心期刊目錄按學院所設專業匯編成冊,作為核心期刊導讀的延伸產品供讀者使用;二是要對核心期刊進行再次開發,將核心期刊的內容盡快瀏覽后,加以系統整理與歸納,根據讀者的不同需求重新組織[6],匯編成信息快報、專題目錄匯編或文摘索引等,以便使讀者能及時、方便和準確地了解到本專業的最新動向,為其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便利。
(四)創新服務模式,實行精細化管理
對于期刊,不同讀者有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的需求。在網絡時代,期刊閱覽室應不斷創新管理工作方式,滿足讀者的多樣性個性化需求。可以對讀者類型進行細分:一是搞教學與科學研究的專業讀者,他們喜歡最新、最近的期刊文獻信息(目前數字期刊往往滯后數月);二是瀏覽期刊以擴充知識的普通讀者;三是喜歡期刊閱覽室閱讀環境的休閑讀者;四是不習慣或不方便使用計算機載體的讀者。對這四類讀者,可以根據他們利用期刊的偏好與特點,分別提供不同層次的服務。對于第一類讀者,由于他們主要是想了解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態與最新科研成果,因此要在第一時間內采取及時告知、網絡推送(E-mail、My-Library或手機群發)或深層次導讀目次揭示進行服務;對于第二類讀者,可以根據他們的興趣與愛好,介紹或推薦本館訂購的相關刊物,進行一些常規性的導讀服務;對于第三類讀者,最好的服務方式就是為他們提供舒適、溫馨的閱讀氛圍;對于第四類讀者,要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如年齡、身體和心理等,主動幫助獲取本館訂購的期刊。
(五)擴展虛擬服務空間,搞好多角色定位
在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的業務工作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查閱科技期刊的到館讀者日益減少,而查閱文獻信息時需要得到幫助的到館讀者逐漸增多。紙質期刊工作人員要順應服務需求變化,通過學習來掌握期刊的自動化管理知識、網絡知識和計算機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業務素質,增強綜合服務能力[7],在做好本崗位工作的基礎上,可通過拓展虛擬服務空間,采取多角色定位方式來積極參與網絡參考咨詢、科技期刊檢索和原文傳遞服務等工作,擔當起“讀者引路人”、“資源管理員”和“網絡信息導航員”的多重角色,使期刊閱覽服務不斷發展。
(六)營造優質溫馨的閱讀環境
高校圖書館期刊閱覽室是讀者查閱資料、了解信息、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閱覽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影響著讀者的閱讀心情和學習效率。良好的閱讀環境,不僅能使讀者情緒穩定、身心愉悅、心情舒暢,還能使讀者頭腦清醒、思路清晰、思維敏捷,能集中精力進行學習和研究。創建良好的閱覽環境,需要每天定時打掃衛生、吸塵和除塵,保持室內清潔干凈,做到一塵不染;室內期刊要按類擺放整齊有序;墻面張貼勵志名言,激勵讀者的求知欲和求學意志;還要調整好閱覽室書架、桌、椅的擺放位置和整體布局,使室內空間寬敞、溫馨舒適;在色調的搭配上,要和閱覽環境相協調;室內還要放置綠色植物等美化環境,給讀者營造一種寬敞、明亮、舒適、整潔和賞心悅目的自然閱覽環境。期刊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要服務熱情、言語文明、態度和藹、舉止親切、著裝整潔。環境具有無形的吸引力,要打造良好的閱覽環境,使期刊閱覽室成為讀者學習、研究、休閑、修心和養性的好地方。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期刊閱覽室要依靠良好的閱讀環境與和諧的人性化服務氛圍吸引讀者,提高紙質期刊的利用率。
(七)加大紙質期刊的宣傳力度
期刊資源只有被揭示,才能被讀者所知曉。期刊工作人員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媒介來加大紙質期刊資源的宣傳力度。利用圖書館主頁揭示紙質期刊的館藏內容是網絡時代高校圖書館做好紙質期刊宣傳服務工作的一種最好的途徑[8]。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人員可以通過網絡查詢系統向讀者發布期刊訂購與收藏情況,包括期刊的名稱、種類和數量等;還可以通過網絡及時發布新刊到館情況;也可以對期刊進行全面深入地揭示和挖掘,形成期刊“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獻資源,公布在圖書館網頁上。例如,我館自2004年開始,就把期刊做成“圖書館館藏期刊專題篇目索引”掛在圖書館的主頁上;并且把期刊上最能反映我院所設專業的學科前沿動態,如最新法律動態、財經動態等做成“信息資料簡報”,掛靠在與電子期刊連接相鄰的位置上;對教工所借期刊通過本館網頁或讀者的E-mail等及時告知催還;對讀者的一些特定需求,可通過網絡信息平臺和MyLibrary等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信息推送服務。對于網絡上不能下載全文和信息不全的期刊文獻,推薦讀者到期刊閱覽室查閱。
(八)擴大服務領域,加強主動服務
隨著社會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高校圖書館應面向全社會開放。目前,我館期刊管理部門主要是以本院讀者為重點,對師生進行主動服務,而對于校外讀者開展主動服務和深層次服務工作還做得相當薄弱。作為依靠國家財政支持的我院圖書館應該盡可能多地為屬地的政治、經濟、社會、科技和文化等事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為地方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為企業發展提供信息支持,為當地農民的種植養殖等提供實用信息服務。高校圖書館還要加強與城市社區的聯系和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以便吸引更多的讀者來利用自己的期刊資源和服務,更多地體現高校圖書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和價值。
(備注:本文原載《河北科技圖苑》2011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