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通信以及相關技術的結合,把人類社會全面帶進了互聯網時代,隨著Internet的廣泛應用,全球掀起了網絡建設的熱潮,使信息傳遞、信息獲取步入了全新的網絡世界,網絡信息資源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組織生存與發展以至整個國家、民族獨立與富強的戰略資源。網絡信息服務是伴隨著互聯網的出現而產生的,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是網絡信息服務的主要內容,網絡信息資源是網絡信息服務機構競爭的基礎。[1]為更好地開發利用網絡信息資源,促進網絡信息資源的優化和合理配置,我們必須加強網絡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
一、網絡信息資源的概念及特征
(一)網絡信息資源的概念
網絡信息資源(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是指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將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質的載體中,并通過網絡通信、計算機或終端方式再現出來的信息資源。它是電子出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電子出版的高級形式,是文獻信息在網絡環境中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可以在由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網絡上進行發布、查閱、存貯與檢索,是能夠滿足人們信息需求的那一部分信息的集合。網絡信息資源是借助于計算機網絡,以電子形式在網絡環境中自由傳遞與存取,這與傳統文獻資料的電子化不同,它能夠直接在網絡上編輯、出版、流通和查閱。因而,網絡信息資源的形式和發展也成為出版發行史上一次質的飛躍。[2]
(二)網絡信息資源的特征
與傳統文獻信息相比,網絡信息資源具有以下特點:
1、數字化、網絡化和虛擬化
網絡信息資源存儲的數字化、傳播的網絡化和形態的虛擬化,以“無墻圖書館”的姿態展現出來。通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訊技術將世界各地的主機互相連接,人們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約束來檢索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
2、存在狀態無序、不穩定,動態性極強
Internet是通過ICP/IP將不同的網絡連接而成的。當前,對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并無統一的標準和規范。Internet上的信息地址、信息連接、信息內容經常變動,信息資源不斷更迭、消亡。據估計,因特網每天發布14萬件以上的新信息。
3、信息開放性強,質量差異很大
網絡信息發布比較自由、隨意,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其價值差別很大,給讀者造成很大的不便,只有一部分信息資源能夠真正用于圖書館的讀者服務之中。
4、存取方式多樣
根據日本情報專家野敏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歸類,其存取方式可分為郵件型、電話型、揭示板型、廣播型、圖書館型和書目型6個類型。網絡環境下,信息存取方式與所能獲得的信息資源的類型和范圍密切相關。例如,圖書館型信息資源比較有代表性的存取手段是Gopher和WWW;書目型信息資源可以通過FIP文件提供的Archie和WAIS進行檢索。
二、我國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現狀
網絡信息資源建設是指一定范圍內的圖書館及其他文獻情報機構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有計劃的積累和合理布局,以滿足、保障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需要的全部活動。2005年4月14日,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在北京主持發布52004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資源數量調查報告6.報告顯示,截至到2004年12月31日,全國域名數為1852300個,網站數為668900個,網頁總字節數增長最快,網頁總數為615億個,平均每個網站的網頁數為1297個,在線數據庫數為306000個。[3]
(一)數字圖書館
2002年,國內已建起了200多家不同規模的數字化的圖書館,其中比較成規模的主要有超星數字圖書館(h-ttp://www.1ssreader1.com)、書生之家數字圖書館(http://www.121dmedia1.com)以及方正Apabi數字圖書館(http://www.1Apabi1.com)。
(二)電子期刊
我國電子期刊的發展研究始于20世紀90年代,發展到今天,已建立起中國期刊網(http://www.1cnki1.net)、重慶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庫(http://www.1tydata1.com/Visit1asp)等大型的網絡電子期刊。
(三)大型的學科綜合網站及專業性學術網站
這些網站上集中了很多學術性信息資源,對社會科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如中國經濟信息網(http://www.1cei1gov1.cn/)、國學網(http://www.1guoxue1.com)、道教文化資料庫(http://www.1gbtaosim1org1hk/)等。
(四)學位論文、會議文獻學位論文、會議文獻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信息資源。
如中國學位論文數據庫(CDDB)收錄自1980年以來我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博士、博士后及碩士研究生論文。[4]
三、我國網絡資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網絡信息資源尤其是學術信息資源開發建設的規模和水平卻滯后于信息網絡的建設速度。如何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快和擴大網上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進度和規模,以彌補目前我國普遍面臨的網上學術信息資源短缺的問題,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標準不夠統一
信息資源共享的一個必要方面就是標準化問題。在網絡資源的大量異構數據庫、服務器等系統中,只有都堅持統一標準,才能有效地利用網絡化、數字化的信息資源。由于目前我國的網絡信息資源建設與共享缺乏統一的標準規定,存在著各信息資源建設單位自主選擇數字化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標準的混亂現象,不僅用戶檢索界面、檢索語言和管理系統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而且大量的數據庫及電子出版物結構本身也不兼容,各系統之間難以相互溝通、相互應用。[5]
(二)數字化資源貧乏
建立一個海量存儲、覆蓋面廣、共建共享的網絡資源系統,僅靠一些政府部門、公共圖書館和高校圖書館以及科技單位是不夠的。這些單位文獻信息數字化程度較低,規模有限,可供在線服務的數字化信息源嚴重貧乏,對于多數讀者來說,滿足不了其需求。
(三)重復建設嚴重
由于缺乏政策權威部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分工協調,以及我國文獻信息數字化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導致了各信息資源單位各自為政、貪大求全、相對分散及信息資源大量重復的狀態。[6]在收入5中國數據庫大全6中的1028個文摘、索引、專題數據庫中調查發現,工科(包括工業類)數據庫重復率約占27%,社科類數據庫的重復率約占42%,重復建設嚴重影響了我國網絡資源建設的質量和發展規模。
(四)網絡環境不宜
網絡資源的利用要實現若干數字化信息資源之間數據的頻繁交換,并滿足大量用戶的遠程訪問與檢索,必須依賴國家信息高速公路主干網。目前我國通訊網絡主干線路帶寬過窄,信息傳遞過慢,堵塞現象較嚴重。這種網絡環境嚴重制約著我國網絡資源的建設和發展。
(五)財務投入不足
網絡資源建設需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這是發展現代信息傳播事業及加強圖書館自動化、網絡化建設的根本保證。我國圖書情報部門大多處于經費緊缺窘境,財力投入不足,數字化建設所需經費就更沒有保障了。
四、對策與建議
(一)開展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理論與方法的研究網絡信息資源建設涉及的問題方方面面,作為文獻信息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信息資源具有文獻信息資源的許多共有的性質特征,同時也具有很多獨有的特性,是現代技術環境下最具活力的文獻載體。要搞好網絡信息資源建設,就應該對網絡資源的屬性、載體特征、類型、技術支持等基本理論以及這些資源的布局模式、開發利用方式、宏觀調控的理論等諸多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借助理論研究成果的突破,指導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實踐。
(二)建立有權威的網絡文獻資源管理和協調機構,統籌規劃網絡文獻資源的建設工作
網絡信息資源的建設基本上處于無序的狀態,各種信息源、各類信息網站、成千上萬的網頁都從不同的角度和目的發布、傳播著不計其數的信息,這些信息必須經過整序與加工,才能成為有用的信息資源。因此,必須確定具有相當權威的國家職能機構,負責規劃和協調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目標、布局模式及開發利用工作,避免技術資源的嚴重浪費及低水平重復開發現象的發生,特別是在國外信息資源的引進利用方面,雖然從形式上看,因特網上信息的獲取和下載是暢通無阻的,實際上重要而有價值的信息,都有嚴格的限制,必須投入大量的經費。世界上絕沒有白吃的午餐。只有科學統籌的管理和規劃,才能建立高效而豐富的網絡文獻資源,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做好信息資源的儲備與利用工作。
(三)數據庫建設任重道遠
網絡信息資源建設,一個最基本、最困難的任務就是數據庫的建設。數據庫是網絡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要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資源優勢,建設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專業網絡數據庫,將館藏資源逐步電子化,并使數據庫的建設朝著多媒體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四)加大財政投入,改造硬件設施,培養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網絡信息資源開發要在原有設施的基礎上,加大投入,發展硬件,如大容量的存貯設備、光盤、網卡等以及現代化的通信手段。同時要培養出一批既了解計算機技術又精通圖書情報業務、既懂專業又通曉外語的高層次人才。他們要從浩如煙海的信息源中篩選信息,要熟悉網上各類型數據庫,要具備專門的知識和技能,以幫助用戶進行信息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