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建設已成為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信息化工作的重點。政府先行,帶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對于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的挑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質量和效率,增強政府監管和服務能力,促進社會監督,實施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門戶網站是目前政府網站通常采取的一種技術形式。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加強政府和公眾溝通,提高政府辦事效率,展現政府良好形象的有效手段。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起,我國各級政府開始建設政府門戶網站,2004年,我國31個省級政府中29個省級政府擁有門戶網站;2005年,28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參加了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政府網站評比活動;2006年,31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參加了參加評比;2007年;參加評比的省級政府門戶網站達到了32個。
至今,我國政府門戶網站在發展定位和內容功能上均有了明顯改善,并且涌現出上海、北京、浙江、廣東等一批較為突出的政府門戶。但是,總體上我國政府門戶網站績效較低,仍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
1.對電子政務網站的評估
1.1聯合國電子政務評估
聯合國于2003、2004、2005和2008年對世界各國進行了4次電子政務績效評估。評估采用指數計算方法,政府網站指數=E各層次得分@權重;數據采集渠道以政府門戶網站為主要評估渠道,同時評估教育、衛生、勞動、社會保障、財稅等部門網站,沒有開通政府門戶網站的國家,以教育、衛生、勞動、社會保障、財稅等部門網站代替。其電子政務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包括電子政務準備度和電子化參與度兩部分內容,前者包括政府網站指數、通信基礎設施指數和人力資本指數,后者包括信息發布、在線咨詢和決策支撐;其中,后者在評估體系中的權重不斷增加。
聯合國電子政務評估體系的電子化參與度指數中,信息發布主要對各國利用信息技術發布政務信息的能力進行評估,包括對信息發布工具利用情況、在線發布信息的數量和及時性等方面的評估;在線咨詢的評估內容包括了咨詢渠道功能的完善情況、反饋結果的有效性和反饋結果獲取的便捷性等;決策支撐的評估內容包括內容的組織策劃情況、結果采納和公開情況等。
1.2聯合國電子政務評估的啟示
聯合國電子政務評估的重點在不斷改進,2003年是評估政府業務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以準備度和電子化參與度評估發展水平;2004年關注電子政務的服務渠道建設,推動面向社會公眾的平等、快捷、方便獲取的電子政務公眾服務;2005年強調實現電子政務與政府業務、公眾生活緊密融合,充分發揮電子政務的效果;2008年進一步倡導政府資源整合,要求圍繞用戶需求,充分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實現電子政務服務內容和質量的全面改善。
我國政府參與了聯合國組織的4次電子政務績效評估。下表是各次在電子政務準備度指數和電子化參與度指數的排名表:
從聯合國電子政務評估重點的變化可以得到三點啟示:
(1)政府網站應加大資源整合力度;
(2)應豐富用戶需求,提高服務的實用性;
(3)要進一步完善互動渠道,加強公眾參與引導。
2.我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對于我國省級政府網站而言,目前基本都已經具備了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應更多地從網站的績效對網站建設進行評價。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從信息公開、在線辦事和公眾參與三個方面對我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進行了監測,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信息公開規范性不斷提升,公開質量不斷提高;服務內容進一步提高,民生服務初現成效;互動渠道建設穩步推進,互動效果較好。同時,也存在以下一些問題:杜文宏等: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研究
2.1信息公開目錄的維護有待加強,信息公開的全面性和及時性有待提高
部分網站目錄信息尚未覆蓋5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6要求公開的信息,有的無法實現通過目錄訪問到相關信息,內容更新不夠及時。法規公文、政務專題等基本政務信息公開不夠及時,信息保障工作有待日常化;工作報告、計劃總結、財政預決算等信息缺失較嚴重,更新不及時;條例要求重點公開的一些信息不夠突出,內容不夠豐富。以廣西政府門戶網站為例:雖然網站的信息公開目錄整合了組成部門、直屬特設機構、派出機構、直屬機構等的各部門信息公開目錄,但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直屬機構的目錄需進一步完善,大部分直屬機構信息公開目錄無內容。
2.2辦事指南、表格下載等服務資源的梳理與維護有待加強
辦事指南、表格下載等服務數量有待提高。50%以上的政府網站辦事指南數量少于1000項;60%以上的政府網站表格下載服務低于800項,事項梳理與資源整合相對不足。辦事指南、表格下載、在線申報等服務效果有待進一步加強,鏈接不準確、鏈接資源維護情況不好等現象比較普遍。部分辦事指南服務缺少辦理時限、收費標準、聯系方式等要素信息,實用性較差;部分表格下載服務出現無法訪問或表格主題與服務主題不一致;部分在線申報服務與該業務部門核實尚未實現網上辦理,功能有待進一步確認。廣西政府門戶網站的服務系統的可用性也有待提高。網站通過政務服務中心提供了政務辦事指南、網上咨詢、網上申請、結果查詢等服務,但辦事指南、網上申請等欄目點擊出現錯誤,服務系統的可用性有待提高。
2.3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領域的服務能力有待加強
民生領域服務有待豐富。60%以上的政府網站尚未提供考試教育、網上醫療、車輛管理等相關服務,不能較好滿足公眾在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的需求。一些民生領域服務不具有可用性或實用性差,有損政府形象。部分查詢服務出現信息與主題服務不一致、空欄目等問題,對部門資源的管理有待加強;部分信息查詢服務尚未形成數據維護工作日常化、持續化的機制,信息更新的及時性和實用性較差。廣西政府門戶網站的部分民生服務內容不全面。網站設置了面向公民和企業的服務主題,同時對用戶需求進一步細分,面向公民提供婚姻生育、戶籍管理、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一系列領域內的服務,但服務內容仍無法全面滿足用戶需求。如在交通出行領域,未提供出行線路服務、路況信息服務、費用查詢服務等功能。
2.4公眾參與互動渠道和維護機制有待健全
有些政府網站的公眾參與渠道不健全,影響公眾參政議政、社會監督。部分政府網站缺少訪談類、調查類等欄目,不利于健全社會公示、社會聽證等制度,有損網站的交互性與吸引力,有礙人民群眾更廣泛的參與公共事務管理。還有些政府網站的公眾參與維護機制不成熟,互動效果較差。部分咨詢投訴欄目答復存在應付的現象;多數網站還未形成日常、定期互動交流的機制;很多網站的民意征集欄目調查主題與政務工作切合不緊密,并且缺少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的做法。如廣西政府門戶網站雖然設置了建言獻策欄目,但意見征集的主題數量較少,而且2007年全年僅4次征集,2008年則無相應主題。
2.5網站安全亟待加強
有的政府網站被黑客攻擊至癱瘓,網頁被植入木馬等病毒,用戶的安全和隱私被侵犯;網站內容遭到惡意篡改,出現反動、迷信、暴力言論傳播;部分網站管理和建設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對網站信息安全監管不到位。
3.對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探討
3.1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應適應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
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環境變化對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主要表現在:
(1)安全隱患突出。已經多次出現政府網站被黑客攻擊至癱瘓,網頁被植入木馬等病毒,用戶的安全和隱私被侵犯等現象,網站的“掛馬”現象非常突出;有的網站內容遭到惡意篡改,傳播虛假信息,甚至傳播反動、迷信、暴力言論;部分網站管理和建設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對網站信息安全監管不到位。有效地解決信息安全問題已經成為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當務之急。
(2)信息公開需要進一步得到規范。2007年4月5日,溫家保總理簽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9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國的政府信息公開自此步入了“有法可依”時代,標志著我國在建立公開、透明型政府進程中的重大跨越。政府門戶網站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要求,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力度。
(3)民生需求凸現。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溫家寶總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門戶網站的建設內容將更加關注民生需求。
(4)社會應急管理。汶川地震過程中,政府網站第一時間開辟信息生命通道,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發布權威抗震救災工作進展,搭建捐贈通道和捐助查詢平臺,為抗震救災取得階段性勝利做出重要貢獻。在三鹿嬰幼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的處理過程中,政府網站及時公布對事件的調查進展情況,公開對相關責任人的處理結果,傳達黨和政府的政策。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政府網站今后在社會應急管理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5)網民關注參與。“周老虎”、孫志剛事件、黑磚窯事件、林嘉祥涉嫌猥褻女童事件、張志國“復出”事件等許多引發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都是在網民的高度關注與廣泛參與之下,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重視;勞動合同法、春運火車票不漲價、手機漫游費下調、黃金周假期調整、成品油價稅費改革等事關民生政策的制訂,亦與網民大膽提意見和建議密不可分。政府門戶網站要加強引導,提高公眾點擊率。
(6)推進網絡民主。政府門戶網站應當成為溝通政府與公民、企業及社會各方面聯系的紐帶,在推進網絡民主、社會民主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3.2優化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措施
3.2.1突出安全保障,維護政府形象。政府網站安全事關國家信息安全和政府形象。政府網站安全事故頻發,安全防范能力不足已經成為制約政府網站發展的瓶頸。在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研究戶網站的建設中,應評估各類威脅對用戶計算機系統安全的危害性,增強抵御黑客攻擊、保護數據安全的能力,提高防止敏感、反動信息傳播的能力。
3.2.2加強日常監測。應加強日常監測,改變突擊改版的維護方式,減少網站虛假信息和無效服務鏈接,提升網站服務質量,保證政務信息公開的時效性,細分各期監測服務領域和主題,提高辦事服務質量監測標準。
3.2.3更加關注用戶體驗。公眾需求是網站發展的動力、用戶是網站服務質量的最終評價者。應確保所采集數據的可靠性,反映用戶對網站的真實感受;還要強調調查結果的可用性,為網站發展提供指導性意見。
3.2.4引導貫徹落實信息公開條例,提高公開的規范性程度。應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對條例明確要求重點公開的信息,設置欄目發布;同時建立依申請公開渠道,處理好用戶的申請。要發布政府信息公開相關制度,制定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提高公開規范性,推進網站信息公開保障機制的建設,加快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的建設步伐。
3.2.5根據本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特點,形成網站建設風格和內容的特色。各個省、直轄市都有自己在經濟文化發展上不同的特點,應從服務本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的主題出發,形成各省級門戶網站在建設風格和內容上各自的特色,使電子政務更好地推動經濟文化發展。如少數民族區域的政府門戶網站應該體現鮮明的民族文化,各省的門戶網站應為本省的龍頭產業提供更直接的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