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玩法及中奖规则/足总杯在线直播/欧洲杯2021赛程/内蒙古中优足球俱乐部

 
本站首頁 關于我們 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圖書館 法學文獻與檢索 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圖書館導航 法律法學網導航
館藏特色研究
法律圖書館業務
法律圖書館研究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外法律圖書館 > 法律圖書館業務
法律圖書館業務
暫無下載資料

 高校圖書館如何參與網絡輿情監測工作
            于慧新等 點擊量:3981
西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
【摘要】
web210環境下,網絡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通過分析網絡輿情的定義、特點,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需求者,網絡輿情監測采用的主要方法及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圖書館的優勢,提出圖書館應如何參與到網絡輿情監測工作的建議。
【關鍵字】
網絡輿情監測;高校圖書館
    

    信息服務在Web210環境下,每個人都成為了網絡的生力軍,網民不再單純的是信息的接受者,不再僅僅處于信息鏈條的末端,不再單純的被動接收信息,而是成為整個信息網上的一個結點,可以是信息的發布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傳播者,還可以是信息的存儲者和利用者,因此,網絡作為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的最好平臺,被公認為是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 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

    1、 網絡輿情的定義

    當前學者對輿情概念的認識有狹義廣義之分。

    狹義上,王來華認為輿情指在一定的社會空間內,圍繞中介性社會事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作為輿情主體的民眾對國家管理者產生和持有的社會政治態度[1]。

    廣義上,張克生認為輿情指國家管理者在決策活動中所必然涉及的,關乎民眾利益的民眾生活(民情)、社會生產(民力)、民眾中蘊涵的知識和智力(民智)等社會客觀情況,以及民眾在認知、情感和意志的基礎上,對社會客觀情況以及國家決策產生的主觀社會政治態度(民意)[2]。簡而言之,廣義的輿情,就是指民眾的全部生活狀況、社會環境和民眾的主觀意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社情民意” 。

    劉毅著的《網絡輿情研究概論》是國內在網絡輿情研究理論方面的第一本專著。他認為輿情是由個人以及社會群體構成的公眾,在一定歷史階段和社會空間內,對自己關心或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各種公共事務所持有的多種情緒、意愿、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3]。而網絡輿情是通過互聯網表達和傳播的各種不同情緒、態度和意見交錯的總和。

    總結前人的觀點,筆者認為網絡輿情就是通過互聯網圍繞中介性社會事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作為輿情主體的網民表達和傳播各種情緒、態度和意見的總和。主要通過BBS 論壇、博客、新聞跟帖、轉帖等實現并加以強化。

    2、網絡輿情的特點

    網絡輿情具有輿情所具備的特點外還具備自身的特點:

    2.1 網絡輿情的場所特點

    Web2.0 以用戶參與網站內容制造,更加注重交互性為特點引導起互聯網革命,使互聯網變為可寫可讀互聯網,每個人都參與信息供稿。網絡輿情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主要通過以下手段實現:發播各類信息的網站,網頁,以及論壇,留言板,BBS,博客,SNS 社區以及新興的微博等交互式欄目。依靠網民的瀏覽,發帖,跟帖和轉載形成人氣,可以迅速集中地反映公眾的意見和言論,是民間輿論或者民意得以展現。

    2.2 網絡輿情發展的階段性

    一般網絡輿情的發展可劃分為4個階段:輿情議題發展階段、輿論平穩向消退發展階段、網絡輿情爆發階段、控制和引導階段。有關網絡言論能否成為網絡輿情,很大程度上由議題的敏感性和活躍性所決定的。在網絡輿論發展的第二階段是網絡輿論由潛性輿情向顯性輿情轉化的關鍵階段,為網絡輿論引導提供了良好的時機。如果在輿論處于潛輿論的時候進行適當的引導, 容易得到較好的效果;而引導顯輿論的困難程度,則遠大于潛輿論。

    2.3 網絡輿情具備互聯網的特性

    言論的匿名性:每一個網絡用戶在互聯網上均可以有自己所設計的任何一種身份出現。這樣輿論人可以在完全公開、完全沒有后顧之憂的情況下,盡情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交流的平等性:言論的匿名性導致了意見交流的平等性。過程的速成性:與傳統輿論相比,網絡輿論的形成過程更加迅速。網絡的傳播特性使網絡輿論能夠在非常短的時間,在全球范圍內聚集起相當數量的人群。網絡輿情的主要傳播途徑:電子郵件及新聞組;即時通訊工具,如QQ、MSN、飛信等;電子公告板(BBS論壇)、聊天室;博客、微博;維客、聚合新聞、播客等。

    3、網絡輿情工作的主要需求者

    市場上對于網絡輿情監測有需求的主要是企業和政府。企業進行輿情監測的目的主要有了解用戶使用公司的產品或服務的反饋情況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產品或服務需要改進的地方、出現危機是民眾的態度以便做好應對動作、競爭對手的動態等。政府進行網絡輿情監測主要了解個別政府官員的違法亂紀行為; 涉及司法系統法制建設等; 涉及部分政府部門公共政策公共產品城管隊伍等; 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衣食住行等系列民生問題; 涉及社會收入分配等; 涉及國家利益、國家安全、民族自豪感; 重要或敏感國家地區的突發性事件等。

    4、網絡輿情監測工作

    中國石油大學李子儒認為對不良網絡輿情預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關系到社會公平公正和民主政治的建設,而且也關系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4]。

    據筆者實際工作了解,社會上一些做網絡輿情監測的企業將不良網絡輿情定位負面輿論,主要分為4個等級:紅色等級(危險)、橙色等級(亞危險) 、黃色等級(可控)和綠色等級(安全)。不同的網站因為其日均IP 訪問量、日均PV 瀏覽量、網站受眾范圍、類型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權重。不同權重的網站其輿論影響力也是不同的,所以要對網站進行分析管理,劃分為核心監控陣地、重點監控陣地和普通監控陣地。根據輿論所屬的陣地、訪問量、回復量、轉載量和是否出現在首頁重要板塊來確定負面輿論所屬的等級。

    天津社科院劉毅指出做好網絡輿情監測分析是有效引導網絡言論的前提[5]。

    目前網絡輿情監控分析主要采用人工監測和運用輿情軟件監測兩種方法進行。人工監測方法主要流程是:監測員接到任務,通過對專題的分析、查找關鍵詞、確定關鍵詞,然后對搜索引擎、門戶網站、論壇貼吧、微博等網站等進行查找、搜集信息,經過多次的關于這一個專題的監測,總結出核心監控陣地、重點監控陣地和普通監控陣地,以后的監測主要針對這些網站進行,不同的陣地監控的頻率也不同,最后匯總監控到的信息, 撰寫監測報告。人工監測的方法的優點是搜集的信息精確; 缺點是監控的頻率低,容易漏掉信息。人工監測主要適合與對專題進行監測分析。運用輿情監測軟件是現在主要的監控方法, 市場上有很多公司開發了輿情監測軟件,這些軟件通過融合最新的海量信息搜集、全文搜索和數據挖掘技術24小時監控成千上萬的網站、論壇、微博輿情和博客,幫助用戶及時、全面的掌握各種信息。輿情軟件監測的優點是監測的范圍廣、信息搜集全;缺點是信息的相關性小?偨Y上述情況,好的輿情監測分析應該是運用輿情監測軟件和人工監測相結合,運用輿情監測軟件搜集信息,然后人工進行篩選、匯總、撰寫分析報告。

    5、網絡輿情監控存在的主要問題

    5.1 相關部門在掌握輿情方面, 存在巨大的困難

    華中科技大學紀紅則從輿情信息的角度提出要科學地搜集和分析網絡輿情、掌握網上輿論主動權[6]。而目前無論是政府還是一部分企業,對于網絡輿情監測,沒有專業的人員,不能及時掌握輿情信息。有些選擇外包給專門做網絡輿情監測的單位, 有些甚至任其隨意發展。

    5.2 缺乏專業人員

    網絡輿情監控員大多數缺乏專業知識背景,各種學歷各種專業人員混雜,只要掌握基本電腦操作的,再經過做輿情監測的公司簡單的培訓,就可以上任工作,導致搜集的輿情有漏報、相關性小、延時報道等問題的出現。

    5.3 缺乏理論指導

    市場上眾多輿情監測公司,缺少專業的信息服務人員,沒有相應的理論指導。一些有實力的公司選擇與高校合作,從高校專業人員中獲取理論幫助,制定科學完善的輿情監測指標體系、計算出合理的輿情指數。而大多公司只是憑經驗進行監控,撰寫分析報告,使得報告的精準度降低、相應體系沒有科學的根據。

    6、高校圖書館如何參與網絡輿情監測工作

    高校圖書館應該適應市場需求,擴大信息服務內容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圖書館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參與到輿情監測工作中來。

    6.1 完善的工作機制、技術和方法

    建設專業的重大事件輿情數據庫,一方面豐富了館藏資源;另一方面有利于總結網絡輿情的特點、借鑒成功經驗。建立與完善危機輿情應對方案,完善網絡輿情工作的工作機制、技術和方法。推動各館資源共享,打造輿情監測專業平臺。

    6.2 雄厚的理論基礎指導輿情監測的實踐工作

    圖書館信息服務工作有其成熟的理論基礎,多年實踐工作經驗,應參與輿情監測工作,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拓展信息服務工作內容。

    6.3 豐富的信息服務專業人力資源

    圖書館有大量的信息服務專業人員,他們是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的信息資源索與開發人才,長期從事信息服務工作的圖情人員具有善于通過檢索、觀察、閱讀發現隱性、連帶的新信息能及時、全面、準確的獲取輿情信息; 通過思考、歸納概括、發現本質、找出規律應對網絡輿情監測工作。

    總之圖書館充分發揮自己的人力資源、信息資源、理論基礎優勢,適應市場需求,參與到網絡輿情監測中來將大有作為。

【參考文獻】
[1]王來華:輿情研究概論:理論、方法與現實熱點[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2]張克生:國家決策:機制與輿情[M].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3]劉毅:網絡輿情研究概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李子德:論和諧社會視野中不良網絡輿情的預警[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08,(4).
[5]劉毅:網絡輿情與政府治理范式的轉變[J]. 前沿,2006,(10).
[6]紀紅,馬小潔:論網絡輿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導[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7,(6).
        
        
      首都法學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與圖書館論壇(CAFLL)
      國家圖書館       美國法律圖書館學會(AALL)       國家檢察官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       國際法律圖書館協會(IALL)       最高人民法院圖書館

主管單位:中國法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法律網合作機制 技術支持: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寶)
電話:010-82668266-152 傳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頁 | 聯系我們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