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2010 年12 月,在國家圖書館召開的“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啟動儀式暨全國圖書館創新服務工作座談會”上,與會全國副省級以上公共圖書館(以下簡稱省級公共圖書館) 的代表,就加強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間的交流與協作,建立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館際協作平臺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達成了《全國公共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合作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共識》旨在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間形成有效協調與溝通機制,通過共享與協作方式,共同開展面向各級政府機構的服務,全面提升公共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水平[1]。至此,建立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協作平臺(以下簡稱協作平臺) ,作為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的建設內容之一,正式納入工程的整體工作計劃。本文旨在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和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的大背景下,對建立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的動因、建設條件以及近期規劃做一簡單闡述
1. 協作平臺建設的動因
1. 1. 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開展決策咨詢服務的現狀
公共圖書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社會文化發展與繁榮中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十七大黨和政府明確提出,要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發展的目標,對加快社會主義法制建設,推進政府科學立法、民主決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圖書館正是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積極探索、不斷創新,相繼推出為各級政府提供的立法決策咨詢服務項目。
國家圖書館2010 年面向全國31 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公共圖書館的問卷調研結果顯示[2],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普遍開展了立法決策文獻信息服務,并呈立體化服務發展趨勢。在所有被調研對象中,有超過86%的圖書館為地方政府及立法機構開展長期服務; 超過63% 的圖書館開展了為地方“兩會”的服務工作; 超過46% 的圖書館開發了擁有特定立法決策用戶群組的信息服務產品; 超過16%的圖書館研發了專為立法決策服務提供支撐的數字化信息服務平臺。這些服務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和促進了省級政府法制化建設和大政方針政策制定過程的科學化與民主化,提高了地方政府對圖書館在國家經濟發展和文化建設中的角色作用的認知。
但與此同時,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決策咨詢服務工作中,也面臨著幾個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其一,文獻保障支撐能力強弱不均。截至2011 年底,省級公共圖書館館藏文獻總量已達到千億冊/件的數量級,但是根據對各省級圖書館館藏情況的調研結果來看,近60% 的文獻資源都集中在發展水平較好的7 家公共圖書館,如上海圖書館、首都圖書館等。其余20 余家參與調研的公共圖書館館藏文獻基本處在300 萬冊/件以下。對于作為決策咨詢文獻支撐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法律文獻的建設工作,各公共圖書館的重視程度同樣存在較大的區別,有近一半的公共圖書館未對其法律文獻的入藏量進行統計,有10% 的公共圖書館的法律文獻入藏量在10 萬冊/件以上。除此之外,各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人員素質及所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專業法律文獻資源以及外文數字資源支撐能力上的差別。
其二,人員隊伍狀況亟待改善。據統計,截至2010 年底,國內各省級公共圖書館從事立法決策服務人員的數量僅200 余人,其中大部分是設置在參考咨詢部門中的參考咨詢館員兼職承擔立法決策服務工作。且從業人員學歷結構和專業結構不甚合理,擁有較高學歷和法律專業的從業人員比例過低,大大限制了立法決策信息服務開展的深度與廣度。
第三,服務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據調研結果顯示,近一半的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在以傳統的紙質文獻提供和專題咨詢為立法決策服務主要方式的同時,還制作了如《決策信息參考》、《立法動態》、《電子剪報》等數字化信息產品。這充分說明各館在開展立法決策信息服務的同時不再滿足于以往的文獻借閱、文獻提供和簡單專題咨詢等傳統圖書館服務模式,而是開始向著服務手段現代化、服務內容深層化的方向轉變。但與此同時也衍生了另外一個問題,即面對眾多立法決策服務產品的編制,如何避免質量參差不齊和信息重復建設。面對上述問題,以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為依托,在國家圖書館和省級公共圖書館之間、公共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之間,建立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加強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開展滿足立法決策服務需求的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培訓,全面提高為各級政府的立法決策服務能力,成為全國公共圖書館解決上述問題、深化政府決策咨詢工作的共同需求。
1. 2. 政府機構用戶在立法決策過程中的信息需求及特點
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的開展,主要以服務對象---政府機構用戶的需求為導向。政府機構用戶的需求特點直接決定著作為服務主體的圖書館制定什么樣的服務策略,采取何種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開展怎樣的服務。結合國家圖書館長期以來為中央國家領導機關立法決策服務的業務實踐,政府機構用戶的需求主要體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從政府機構用戶信息需求產生的來源看,貫穿于立法制定和國家大政方針決策整個過程。政府機構用戶是治國理政的執行主體,全面了解有關法律制定和政策決策的歷史依據,借鑒國際社會有益做法,是政府機構在立法決策過程中必須完成的工作任務。
其次,從政府機構用戶信息需求內容來看,與黨中央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密切契合。如新中國成立初期,為解決我國與(前) 蘇聯、蒙古、越南、緬甸等國家的邊界和領土問題,國家圖書館編輯整理有關我國與周邊國家邊界問題的歷史文獻,為我國政府妥善解決與邊界國的領土紛爭,爭取更有利的國際環境以發展經濟,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
第三,從政府機構用戶信息需求的保障途徑來看,具有強烈的系統性和需求內容的共同性。國家圖書館開展立法決策服務主要面對的是中共中央及其所屬各部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國務院及其所屬各部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央軍委及所屬各總部。作為國家法律和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者,這些國家機構其建制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垂直性和系統性的特點,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的最高立法機構,相應的在全國范圍內會同步設置省、市、區級人大機構。這種垂直性、系統性的特點,一方面決定了中央國家機構的信息保障具有強烈的系統性和高度的集約性特點; 另一方面,雖然各級機構職責有別,但他們在國家立法和方針政策制定中的信息需求,從整個系統來看又具有一致性。因而,把握中央國家機關在國家立法和大政方針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信息需求,即把握了這些需求的整體方向和走勢,同時為進一步把握相關系統不同層級的政府機構用戶需求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如,每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國家圖書館與全國人大信息服務機構,都會針對大會主題共同討論,形成為全國“兩會”文獻信息服務的若干專題信息框架。這些框架代表了全國“兩會”所關注的國家立法和重大方針政策制定的走向,因而對地方省級公共圖書館有針對性的開展各省市的“兩會”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國家圖書館在每年歲末年初應全國公共圖書館需求所提供的全國“兩會”信息服務框架,為省級公共圖書館服務地方“兩會”,從而保障全國“兩會”的順利召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另外一方面,依托政府機構用戶建制垂直性和信息需求共同性的特點,做好為中央一級政府機構的文獻信息服務,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輻射到同一系統內部的各級政府機構。如何更好的滿足地方政府大政方針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信息需求,除了依托政府機構自身垂直系統性的建制獲取相關信息外,建立省級公共圖書館與國家圖書館的合作也是全面提升各級政府科學決策水平的重要途徑。
基于上述分析,一方面是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在面向地方政府提供決策咨詢服務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合作需求,另外一方面則是政府機構用戶在政策決策過程中的信息需求,這是國家圖書館與省級公共圖書館,以及公共圖書館之間建立合作與交流的雙重動因。
2 協作平臺建設的條件
2. 1. 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階段性成果的保障與支撐
旨在建設分布式公共文化資源庫群,搭建以各級數字圖書館為節點的數字圖書館虛擬網的“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于2010 年12 月15 日正式啟動。該工程的啟動和服務,為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協作平臺的搭建奠定了良好的軟硬件環境基礎。
首先,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國家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總量已達561. 3TB ( 截至2011 年底) ,涵蓋電子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網絡資源等多種資源類型,其中78%的資源可通過互聯網提供服務。截至2011 年6 月底,數字資源發布總量396. 7TB,占數字資源建設總量的72. 8%。豐富的數字資源是圖書館開展各項服務的前提條件和基礎。
其次,在硬件平臺和網絡建設方面,國家數字圖書館新館主機房、網絡系統、存儲系統、無線網絡系統、無線射頻識別( RFID) 系統已部署完成,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國家圖書館的服務能力。
第三,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有關數字資源采集、加工、組織、保存、管理、服務方面的標準規范已研制完成,國家數字圖書館標準規范體系基本形成。標準規范的制定是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公共圖書館基于互聯網開展服務協作的重要保障。
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實施不到兩年,在得到地方政府財力支持的同時,與15 家省館實現了虛擬網聯通( 截至2012 年5 月) ,硬件實力大幅提升。相關省館在當地即可訪問全國各地建設的地方志、家譜、老照片等特色文化數字資源。全國公共圖書館統一用戶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工作已經完成。系統不僅能實現館內各服務系統之間的單點登錄,還能實現圖書館間的相互認證; 與VPN 設備的認證集成也已同步完成,極大方便了各地認證讀者的資源獲取[3]。
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的實施及其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為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拓展了各館間服務與協作的領域,同時也使為政府機構提供高效的決策咨詢服務成為可能。
2. 2. 數字化環境下國家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的經驗借鑒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國家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形成了多種品牌性的服務項目,在國家立法和政府決策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電子政務已經成為中央國家機關信息網絡環境下的新型工作方式和服務方式的形勢下,如何在傳統決策咨詢服務模式基礎上突破與創新,是信息網絡技術融入政府決策過程、融入圖書館信息服務向我們提出的時代要求和挑戰。為此,國家圖書館自2001 年起,以中央國家機關用戶需求為導向,依托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先后策劃推出服務于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中南海網站”; 服務于全國人大的“兩會”代表專區; 服務于中央國務院各部委的“國家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平臺”、“國家圖書館部委分館內網平臺”等多種數字化立法決策服務產品和項目。這些以數字化方式開展的立法決策服務工作,為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的構建提供了有益借鑒。
2. 3. 全社會對國家立法和政府決策的高度
重視圖書館開展什么樣的服務,或者說圖書館的服務怎樣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受制于三個要素: 社會基礎、用戶需求、服務能力。從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來看,社會基礎是圖書館存在和發展的基石。對于今日的圖書館而言,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已將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作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內容來規劃,社會公民關注點也已經從經濟生活中基本的溫飽需求轉向公共文化問題。具體講,社會公眾對公共政策、社會治安、市場秩序、食品安全、義務教育、公共醫療、公共文化、社會保障等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問題的關注,以及在關注過程中對政府、對社會提出的要求較之以往更高。這些要求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在未來5-10 年,我國要經歷制度性重構的過程”[4]。這個“重構的過程”正是我們圖書館發展和存在的重要社會基礎。因此,黨中央、政府機構對于我國社會發展的大政方針政策的制定,社會公眾對于關系國計民生的政府決策的關注,是圖書館開展決策咨詢服務的前提條件,也是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建設的社會基礎。
3. 協作平臺規劃與建設
隨著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不斷推進,以及全社會對圖書館開展決策咨詢服務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以信息網絡技術和數字圖書館建設成果為依托,構建面向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并最終服務各級領導機構的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變得越來越重要。
3. 1. 協作平臺基本定位
“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是以國家圖書館宏富的數字資源為依托,以專業的咨詢服務團隊為支撐,依據圖書館資源建設、服務的標準和規范,全面采集并整合我國各級公共圖書館數字資源,為各級政府提供數字化決策咨詢服務的協作平臺。
該平臺旨在通過國家圖書館與省級公共圖書館,以及公共圖書館之間的相互協作,共同構建面向各級領導機關的服務協作網絡。通過協作平臺,用戶能夠一站式地發現、獲取決策咨詢信息資源并得到相關服務。
“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不僅能成為各級政府獲取決策參考信息資源的窗口,同時也將為各級公共圖書館開展政府信息服務提供基礎資源,從而促進全國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快速發展,全面提升圖書館業界決策咨詢服務水平。
3. 2. 協作平臺總體目標
以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為依托,以全國副省級市公共圖書館為節點,建立“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在國家圖書館和各省市公共圖書館的協作建設下,形成如圖1 所示的服務于各級政府的多維度決策咨詢服務網絡。發揮各館優勢,積極開展館際立法決策服務的協作與開展,推進“兩會”等立法決策服務品牌項目的合作和共享,共同為各級政府提供輔助立法決策的文獻、咨詢服務,從而整體升業界決策咨詢服務能力及各級政府的決策水平。
我們對協作平臺的目標規劃主要體現在縱橫兩個網絡維度上。
通過協作式的服務與省級公共圖書館合作建立橫向協作網絡。根據國圖2010 年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及直轄市公共圖書館開展的問卷調研及2011 年進行的實地走訪,我們了解到各館,如上海、重慶、遼寧省、福建省、湖北省、陜西省等公共圖書館,都在決策咨詢服務當中有了一定積累,也在很多方面做了許多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可以說,在全國范圍建立決策咨詢服務協作網絡已具備基本條件,通過由國家圖書館服務全國副省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帶動各省各地區公共圖書館共同服務于各級領導機關,形成全國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橫向服務網絡。
通過嵌入式的服務,建立中央國家機關垂直升業界決策咨詢服務能力及各級政府的決策水平。工作網絡。中央國家領導機關及各地市領導機關是國家圖書館及全國公共圖書館借助協作平臺所服務的最終用戶。如何更好地挖掘用戶的需求,叩開各級政府對我們緊閉的大門,往往是各館決策咨詢服務最艱難的第一步。國家圖書館通過六十余年的實踐與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傳統咨詢服務為基礎、以國家圖書館宏富資源為依托、以網絡服務平臺為橋梁、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的面向中央國家領導機關的服務保障體系。通過由國家圖書館服務于中央國家領導機關,并借助政府機構用戶垂直性系統對各地市的輻射作用,引導各級領導機關對地市公共圖書館的業務需求,從而形成用戶內部的決策咨詢垂直服務體系。
3. 3. 協作平臺架構
協作平臺由國家圖書館中心平臺、省級公共圖書館分中心平臺及成員館終端平臺三部分構成。在國家圖書館、省級公共圖書館的合作建設下,協作平臺可以為中央國務院部委、地方政府機構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務,即不同層級的公共圖書館用戶通過區域聯合認證,即可登錄協作平臺獲得服務。
從總體框架設計上,協作平臺由基礎平臺、數據平臺、應用平臺組成。
基礎平臺建設。基礎平臺支撐體系的建設需利用當前主流的云計算和虛擬化技術,將所有的服務器硬件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數據資源、系統軟件資源有效的整合和管理起來,構建協作平臺運行的基礎設施,為應用提供數據、存儲、網絡、軟件和系統的集中調度、分配和管理。基礎平臺支撐體系建設主要涉及: 虛擬化管理設備及軟件,網絡帶寬及出口設備擴容,服務器配置,統一存儲配置,安全管理系統,監控、管理系統和基礎及應用支撐軟件等。
數據平臺建設。數據資源是協作平臺管理和服務的核心內容,是用戶的需求對象。根據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的需要,協作平臺在原有資源布局的基礎上整體規劃、合理配置,建立一個多方位、多載體,多層次、多系統的資源覆蓋體系。協作平臺數據從資源分布及配置角度分析,是由國家圖書館和省級公共圖書館擁有的數字資源共同構成; 但從構建方式角度分析,則是由館藏資源、各地區特色數據庫、商業數據庫,以及網絡資源采集數據構成。
應用平臺建設。應用平臺是用戶最終獲取服務的渠道與途徑。從技術架構上來看,協作平臺可以分為決策咨詢服務門戶層、應用功能層、應用支撐層、圖書館數字資源層以及圖書館基礎設施層。應用平臺的建設遵從圖書館業務與資源建設標準,通過決策咨詢服務協作體系與其它圖書館服務平臺進行對接,實現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的全國性協作與共享。
3. 4. 協作平臺規劃
“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是以構建國家圖書館與各成員館資源共建共享為核心,形成資源整合、資源管理、資源利用、互相溝通、協作服務的平臺。從用戶應用層面上來說,協作平臺的主體規劃主要分為資源和服務兩部分。
平臺資源共建共享。成員館可在中心館及區域分中心館的指導下,自愿加入并完成下發資源建設任務,也可單獨提交或聯合其它成員館共同申請資源共建項目。完成的數據將通過系統提交至協作平臺資源中心進行集中管理和發布展示,為各成員館搭建資源共享環境; 平臺各級成員館通過協作可以共享權限范圍內的數字資源,并可通過部署在本地的協作平臺子系統構建個性化門戶,發布展示當地資源,從而為地市領導機關開通數字化網絡資源服務。
平臺服務豐富多樣。與資源相比,服務作為協作平臺另一個規劃主體,更多地是體現在其多樣化的需求和豐富的展現形式上。從用戶維度來說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以協作平臺資源中心為數據支撐,搭建各級門戶站點,展示中心及成員館相關資源,通過細粒度的權限控制用戶訪問,為各級成員館共享資源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另一方面則是以成員館本地子系統為橋梁,構建集公共資源和特色資源于一體的個性化決策咨詢服務網絡,共同開展面向各級領導機關的決策參考與咨詢服務。
3. 5. 協作平臺建設與展望
“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的搭建遵循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根據協作平臺的建設規模和需求,初步計劃分為三個階段逐步實施。
第一階段,以國家圖書館現有資源為基礎,按照既定架構完成協作平臺總中心門戶的初步搭建。兼顧相關培訓工作,為部分成員館開放訪問權限,共享協作平臺已有資源,逐步完善總中心平臺內部系統的搭建。
第二階段,選定各區域試點成員館,搭建分中心協作平臺。由于目前各成員館并未采用統一的信息采集處理子系統,所以前期擬優先選擇已部署協作平臺選定的信息采集處理系統的成員館為試點單位。一方面可以從實施配合層面降低對成員館的要求,從中吸取經驗,并有效運用至下一階段工作中; 另一方面也能夠借助上述經驗,根據各館具體情況完善系統,從而完善并規范各成員館的采編及上傳標準,健全管理訪問權限。
第三階段,全面推進各級成員館的系統部署及培訓服務,構建面向各級政府的決策咨詢服務協作網絡。以協作平臺為途徑,加強國家圖書館與各成員館在立法決策服務經驗方面的溝通與交流,全面提升國內圖書館界立法決策咨詢服務水平。
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手段,為各級政府機構提供決策參考和信息咨詢服務是全媒體時代賦予圖書館的責任。“全國省級公共圖書館決策咨詢服務協作平臺”的提出,是數字化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拓展、創新傳統咨詢服務,深化服務領域,推動國家民主立法、科學決策的積極努力。協作平臺的建設既可以形成全國公共圖書館開展決策咨詢服務合作的一種機制,也可以整體提升公共圖書館政府決策咨詢服務能力。我們希望建成后的協作平臺,不僅要達到這個目標,還能遠遠超過我們對它的期待和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