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玩法及中奖规则/足总杯在线直播/欧洲杯2021赛程/内蒙古中优足球俱乐部

 
本站首頁 關于我們 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圖書館 法學文獻與檢索 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圖書館導航 法律法學網導航
法律信息資源
法律信息服務
數字信息檢索
數字技術發展
專業網站建設
澳門法律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法律信息研究 > 專業網站建設
專業網站建設
暫無下載資料

 我國政府法律網站的比較分析[1]
            閆光永[2] 點擊量:2625
國務院法制局法制信息中心
    

    一、中國行政機關法律網站的發展現狀

    2003年2月,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作為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的門戶網站正式投入運行,開啟了我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的建設工作。網站自開通以來,欄目逐步完善、內容越來越豐富,訪問量穩步上升,知名度逐漸擴大,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網站上,日常發布的信息主要有:國家和地方政府法制信息,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網站上還建立法律法規信息檢索系統在網上免費為公眾提供法律法規信息檢索服務,開通行政法規草案、國務院部門規章草案征求意見系統,集中公開征求公眾對行政法規草案、國務院部門規章草案的意見和建議。目前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已經成為政府法制宣傳的平臺,法律法規信息服務的平臺,法規規章草案公開征集意見的平臺,以及全國政府法制系統溝通交流的平臺。

    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的示范和帶動下,省級地方政府和有條件的市級政府也逐步開通了反映當地政府法制情況的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為了推進省級政府法制信息網站建設,2009年、2010年,國務院法制辦公室連續2年開展了省級政府法制信息網站評估工作,為省級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的建設提供指導,極大地推動了省級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的建設和完善。到2011年12月31日,除西藏外,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開通了政府法制信息網站。

    1、我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欄目構建分析

    依照立法法等有關法律規定,國務院具有向全國人大提交法律草案議案和制定行政法規的權力,省級人民政府和較大的市人民政府具有向本級人大提出地方性法規草案議案和制定地方政府規章的權力。國務院組成部門也具有制定部門規章的權力。法律還同時規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要向全國人大備案,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部門規章要向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人民政府規章要向省級人民政府備案。國務院法制辦的作為國務院負責政府法制工作的機構,主要職能有:推進依法行政,統籌規劃國務院立法工作,起草和審查法律草案、行政法規草案,審核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法規、規章備案審查,政府法制監督,承辦申請國務院裁決的行政復議案件和監督、指導全國行政復議工作,清理、編纂行政法規,編輯國家出版的法律、行政法規匯編正式版本,指導規章清理工作,組織翻譯、審定國家出版的行政法規外文文本和民族語言文本。

    地方各級政府法制機構在推進本地區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工作中,發揮著統籌規劃、綜合協調、督促指導、政策研究和情況交流等作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49個較大的市具有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制定權。鄉鎮政府和縣級以上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有權制定規范性文件。縣以上地方各級政府設立政府法制機構,負責推進依法行政、行政執法規范和監督、行政復議、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等政府法制工作,在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中發揮著基礎性和綜合性作用。

    因此,我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的欄目設計,主要是圍繞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職能開展。其中發布法律法規規章草案征求意見稿、公布法律法規信息、提供法律法規檢索服務以及其他政府法制信息,是這類網站的主要特點。

    2、我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特點

    在研究、總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和北京、上海、廣東和河南的政府法制信息網站(以下簡稱“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的基礎上發現,政府法制信息網站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1)政府立法工作征求意見的平臺

    在行政法規起草、審查過程中廣泛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是對政府立法工作的重要要求。提高政府立法工作的透明度,拓寬公眾參與政府立法的渠道,是實現民主立法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政府立法質量的有效途徑。2007年6月開通的《法規規章草案意見征集系統》,2010年以來國務院部門規章草案都集中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上公開在征求意見,到2011年12月31日,除西藏外,30個省級政府法制信息網站上也都開通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征求意見欄目。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為社會公眾參與立法、提出意見和建議提供了便利條件,也方便了政府法制工作人員收集和整理征集到的意見。

    (2)政府法制工作溝通交流的平臺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為地方政府法制機構建立了專欄,報道各地政府法制建設的情況、典型經驗。地方政府法制機構也把網站作為他們宣傳本地政府法制建設的窗口,積極報道下一級政府法制工作動態,加強了政府法制機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3)政府法制工作宣傳的平臺

    政府法制信息網站及時發布政府法制信息,滿足人民群眾對政府法制信息的需求。建立了政府法制、行政復議、法規規章備案、行政執法責任制等欄目,及時發布人民群眾關心的行政復議、法規規章備案、依法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為了配合新發布法律法規的宣傳,網站建立了專題欄目,提供有關法律法規解讀和知識問答,發布收集到的相關信息等,為社會公眾獲取有關最新法律法規信息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渠道。

    (4)人民群眾獲取法律法規信息的平臺

    網站上建立了法律法規信息檢索系統,包括法律庫、行政法規庫、地方性法規庫、部門規章庫、地方政府規章庫、司法解釋庫和案例精選庫等7個數據庫,滿足了群眾免費檢索法律法規信息的需要。每當一些重要法律法規發布后,我們在網站上建立專題欄目,廣泛收集與之相關的信息,方便人民群眾學習和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網站已經成為人民群眾免費獲得法律法規信息的重要信息源。

    二、政府信息公開環境下的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的思考

    2007年1月17日,國務院第165次常務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第10條把行政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列入政府重點公開的信息內容之一。條例第15條把政府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之一。這些規定為政府法制信息網站的發展創造了較大的空間。通過網絡公開政府信息,已經成為社會廣泛共識。政府法制信息網站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社會對政府法制信息需求的服務力度。

    1、加大政府立法全過程公開的力度

    管理好法律法規信息的生命周期。政府立法工作包括制定立法工作計劃、立法調研、法規起草、征求意見、定稿、審議、發布等環節。要通過對政府立法全過程公開,提高政府立法的公眾參與程度和民主程度。同時,對于發布后的法律法規要及時進行宣傳,收集網上民意,為下一步的完善工作打下基礎。

    2、加大為公眾提供服務的力度

    法律法規信息作為一種重要的公共產品和資源,需要加大為公眾提供服務的力度。一般意義上來講,法律法規信息,狹義上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廣義上除此之外還包括所有由政府制定的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的規章、政策、文件等。法律法規既然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就表明法律法規信息的公共性、公開性。從供給者來講,當法律法規通過后,就要及時發布,讓全體社會成員知曉,有義務為全社會提供方便的獲取法律法規的渠道。從消費者來講,就要及時準確地獲取法律法規,有義務按照法律法規的規范參與社會活動。只有做到法律法規信息供給者(國家)充分供給、消費者(公民)方便獲取,法律法規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達到立法的目的。法律法規信息具有公共品的屬性,是社會運轉不可缺少的公共物品,就要求國家有關機構有義務有責任為全社會提供普惠的公共供給服務。為保障法律法規信息的公共供給、廣泛傳播,使社會公眾能夠公開獲取法律法規信息,政府法制信息網站需要建立專欄,及時發布國家和本地的法律法規政策信息。

    3、提高政府法制監督服務力度

    政府法制監督是對政府在依法行政過程中的法制監督,以保障政府即積極履行法定職責,又不超越法律,濫用權力,做到用權有依據,行權有監督。因此,在政府法制網站上,一方面及時公布政府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的有關信息,還應當為社會提供監督權力運行的渠道,保障人民群眾監督權的行使。

    三、行政機關法律網站的有效性評價標準

    1、行政機關法律網站法律信息公開的合法性評價標準

    網站定位是否符合其行政機關職能;法律信息公開是否符合有關法律對其公開內容范圍、公開準確性和及時性的要求;法律信息公開是否符合現代法治理念中合法性來源上的應然要求,比如行政立法執法全過程信息的公開;行政立法執法上社會公眾參與性上的信息公開等等

    2、行政機關法律網站法律信息公開的效益性評價標準

    法律信息公開的經濟效益評價:行政立法執法信息內容整合的經濟效益性;行政機關法律信息公開行政機關級別整合上的經濟效益性;行政立法執法信息公開運營模式上的經濟效益性;行政立法執法信息公開方式上的經濟效益性等等。法律信息公開的社會效益評價:是否有利于社會公眾獲取政府信息,是否有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是否有利于推進政府依法行政等等。

【注釋】
[1] 本文為北京市法學會2011年重點研究課題《中外法律網站比較研究》前期調研部分之一。
[2] 作者現為國務院法制局法制信息中心處長。
        
        
      首都法學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與圖書館論壇(CAFLL)
      國家圖書館       美國法律圖書館學會(AALL)       國家檢察官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       國際法律圖書館協會(IALL)       最高人民法院圖書館

主管單位:中國法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法律網合作機制 技術支持: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寶)
電話:010-82668266-152 傳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頁 | 聯系我們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