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去年金秋時節,在校領導的關懷、學院領導的努力和廣大熱心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孕育已久的法學院校友圖書館終于誕生了。經過一年的實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在原來良好的基礎上,又獲得了校友蔡儀發先生、王哲先生的捐款2萬元,王建平先生的捐款1萬元,劉新民先生的捐款2萬元,共計收到捐款5萬元,購新書3 000多冊。顏俊捐書2 800多冊,北大出版社捐書300多冊,元恒律師所捐書200多冊,畢業校友捐書200多冊,機械出版社捐書1130多冊,教育出版社捐書100多冊,我院趙新華教授捐書126冊和其它各項捐助。已有藏書7 154冊,館舍面積160平方米,全年共接待讀者5 1300多人次,其中本科生3 000多人次,研究生2 000多人次,凡來本館就讀的學生普遍反映,該館圖書專業特色突出、品位高、管理有序、環境整潔,是一個讀書學習的好場所,現已初具規模。校友圖書館的書源完全是依靠校友的捐書捐款來維持的,如何在此基礎上有進一步的發展,隨著學校和我院與時俱迸的大好形勢,校友圖書館的工作如何創新?是筆者一直思考的課題。
2. 古今中外,來自社會團體和個人的捐助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其實在中外圖書館事業發展史上,來自個人的捐助從來就是圖書館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國家早期不少圖書館,其雛型就是個人捐贈書籍的匯集;中國古代藏書,特別是書院藏書,個人捐助乃為其主要書源;近、現代中外圖書館歷史上,接受個人捐書捐款而增充館藏、建蓋書城的雅事不勝枚舉。在美國圖書館事業史上,曾有一頁個人捐贈而光耀史冊的濃墨重彩。鋼鐵大王卡內基(1835—1919)共向圖書館捐贈3.3億美元,正是這在當時近乎于天文數字的捐款,使1 679座卡內基圖書館和106座受捐而建的大學圖書館,遍布美國各地乃至窮鄉僻壤。此舉惠澤了千萬渴求知識的人們,為美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精神與文明的動力。同時也帶動了許多企業和慈善機構紛紛向圖書館慷慨解囊,在短短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里,鑄就了美國圖書館事業空前的輝煌;正在欣起一場世界范圍內個人電腦革命的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對圖書館也是情有獨鐘,他鼓囊囊的錢袋,使美國圖書館圖書的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遙遙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在中國古代,官府藏書、私人藏書、寺觀藏書和書院藏書并稱為圖書館事業四大支柱,而書院藏書最主要的來源,就是個人捐助。宋代學者葉適在《石洞書院記》中記載“東陽郭君欽正作書于石洞之下,徒家之藏書以實之”。就干脆以私家藏書為基礎創辦書院,實現其捐書興學的理想。在中國現代亦多有社會賢達和飽學之士,將畢生藏書捐贈圖書館,以抒其文光永照之夙愿。北京圖書館就曾獲得知名學者傅增湘、周叔韜、梁啟超、陳垣等捐贈數量宏富、版本珍貴的圖書。著名作家、中央文化部前副部長鄭振鐸向北京圖書館捐贈的“西諦藏書”廣為人知。1958年鄭副部長因飛機失事不幸罹難,遵照他生前常說的一句話:“我死了,書都是國家的。”他的家人謝絕了當時開出了天價的書店收購,將全部藏書共計17 214部,94 441冊捐獻給北京圖書館。 當代大文豪郭沫若就把自己一些頗有價值的手稿和藏書捐給北京圖書館,其中包括《屈原》、《虎符》等劇本手稿和一套迄今為止個人藏書中版本最為齊全的《管子集校》。
以校友名義進行捐助的更是不乏其例,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校圖書館均建有本校校友著作專藏文庫。南開大學圖書館建立的“南開文庫”,搜集凡本校畢業的國內外名人、校友著作,堅持數十載,成績斐然。校友們看到自己的著作收藏甚好并被廣泛利用而欣然快慰。湖南大學圖書館建立的校友文庫,以“藏之名山,流芳永遠”為宗旨,吸引了歷屆校友將自己的作品捐贈。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還在征集校友作品的基礎上,出版了《廣西師大師友著作目錄》,以此回報校友捐贈作品的情誼⋯⋯。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此外,圖書館接受個人捐助,許多國家都以法律條文和章程制度明確表示倡導和鼓勵。《俄羅斯圖書館事業聯邦法》第25條:“為了加強各種所有制形式的圖書館物質保障,可以建立國立和非國立的圖書館發展基金會。基金會資金來源可以包括:基金會創辦者交納的款項,企業、機關、團體贊助,公民的捐贈、抽獎、拍賣以及其它商業收入。基金會收入列入圖書館發展計劃,用于圖書館事業的協作和協調,以及按基金會章程用于其他圖書館活動,發展任何所有制形式的圖書館”。日本、美國也有類似的鼓勵團體、個人支助圖書館的法律條款。英國則更是積極鼓勵圖書館尋求個人支助。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第29條明確指出:“歡迎社會各界、國內外個人或團體對圖書館提供捐贈和資助”。
綜上所述,并通過一年來的實踐,無論是樹立圖書館社會捐助的觀念,還是爭取校友捐助的過程,都對我們管理校友圖書館有良多啟示。
3.未來校友圖書館工作的展望與建議
工作在各自崗位上的校友們,時時關心著母校、學院的發展和變化,尤其是事業有成的校友們,更有適當回報母校的想法,他們中間蘊含著難以估量的潛力和能量,加強與他們的聯系與溝通,也是促進學校、學院發展的一個積極因素。在與校友接觸的過程中,強烈地感受到了校友對母校、學院和老師的深深情誼。校友為學校、學院的巨大變化而激動驚喜,對學校、學院培育自己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共襄善舉,為母校、學院略盡綿薄之力的美好愿望。以校友圖書館的形式,構筑了這樣一個平臺,使得與校友們的交流變得更加輕松、自在、和諧、流暢,也為校友留芳母校提供一個良好的機會。所以,我們應在認識上有所創新,跳出以往依賴上級包辦的思想樊籬,將主動爭取校友捐助視作本職本責,擺脫消極與清高心態,主動、熱情、積極進取,把工作做得更扎實、更細致。擬如下建議:
3.I.建立信息完整的歷屆校友通訊錄;
3.2.建立校友專線電話和校友網站;
3.3.對于大額捐助的校友,應定期聯系,有條件應予以走訪。與校友圖書館有關的重要活動應邀請參加;
3.4.努力改善辦館條件,使其更具吸引力。增強與校友之間的信任,規章制度更健全,管理更到位,使校友實實在在地感到,自己的捐助得到了有效的使用而倍感欣慰。
今后,校友圖書館不但是學校、學院與校友溝通的橋梁,更會使來此讀書的莘莘學子,深深感受到校友對母校的情感。今天的學子,明天的校友,未來留芳校友圖書館的贊助人。讓我ll']J頃時應變,更新新觀念,使校友圖書館能夠獲得更多的源頭活水而開拓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