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彩玩法及中奖规则/足总杯在线直播/欧洲杯2021赛程/内蒙古中优足球俱乐部

 
本站首頁 關于我們 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 法律信息研究 中外法律圖書館 法學文獻與檢索 政府信息公開 法律圖書館導航 法律法學網導航
館藏特色研究
法律圖書館業務
法律圖書館研究
  當前位置:首頁 > 中外法律圖書館 > 法律圖書館研究
法律圖書館研究
暫無下載資料

 兩岸大學法學院法學圖書資料交流研討會參訪報告
            陳志紅 點擊量:5570
北京大學法學院[1]
    
     2010年7月22日至7月29日,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大陸六所高校法學院(校)圖書館10位館員組成的代表團,赴臺灣參訪交流。期間,大陸代表不僅得以與臺灣圖書館界同行進行業務交流和經驗學習,也親身感受到臺灣地方文化和當地風土人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本文記述此次參訪的有關內容,并將筆者的一點個人體會與法律圖書館同行分享。
 
一、       緣起
 
     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法制建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法學科研和教學事業的迅速發展推動了大陸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行業的繁榮。全國性的法律圖書館界組織與地區性的法律信息組織機構積極舉辦各類專業性的研討會,國內交流活動頻繁。伴隨全球化發展,大陸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行業與美國等國同行之間的對話研討、往來交流等活動也日益活躍。然而,海峽兩岸法律信息領域的溝通卻相對落后于時代需求。法律圖書館是傳播法律文獻信息、促進法學教育與學術發展的重要渠道,但是大陸法律圖書館界與臺灣地區幾乎沒有任何直接的對話或互訪機會。共同文化背景下的臺灣地區法律圖書館的行業狀況,一直以來都是大陸同行所非常希望了解的。
 
     為促進海峽兩岸在法律圖書資料、法律信息服務方面的交流,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與臺灣公益信托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會,專門邀請了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等大陸六所高校法學院(校)圖書館的十位代表,于2010年7月22日—29日赴臺灣參訪交流。受邀參訪人員中有7位是北京市法學會法律圖書館與法律信息研究會的成員。這次活動同時還得到了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和臺灣元照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協助。
 
    公益信托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會簡介
    法治斌教授(1951--2003),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法學博士,臺灣知名憲法、行政法學者,并且一直兼任臺灣政府機關與學術機構有關法制、法學行政的重要職務。2003年法教授獲臺灣第七屆“司法院”大法官提名,旬月后因突發心臟病離世。法教授生前致力于促進兩岸公法學術交流,是早期兩岸憲法學、行政法學學術交流活動的發起者,為海峽兩岸法學學術交流作出巨大貢獻。
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于2003年設立,支持法學研究、法學學術交流等活動,以紀念法治斌教授。
 
二、       交流活動內容
 
      臺灣政治大學法學院主辦了“兩岸大學法學院法學圖書資料交流研討會”。除大陸代表外,還有來自臺灣政治大學、臺灣大學、世新大學的圖書館館員及法學教授、臺灣地區各出版商代表等,共計30余人參會。
 
     臺灣政治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吉軒教授就政治大學圖書館資源與讀者服務做了報告。劉館長將政治大學圖書館的任務概括為:提供多元學習資源、建置數位化圖書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和設備、發展特色館藏、創新服務內容、典藏校內學術產出、傳承人文社會科學核心價值。劉館長還著重介紹了政治大學圖書館法學資源的構成、經費來源以及臺灣對德文、日文、法文等非常用語言法律數據庫的建設情況。
 
     大陸代表均做了發言報告。清華大學法學院圖書館副館長于麗英介紹了內地法律圖書館的定位以及法律文獻信息資源建設、法律信息服務的現狀,探討法律圖書館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保持開放性、國際性的視野應對競爭和挑戰。北京大學法學院圖書館館長陳志紅介紹了當今大陸法律教育在結構和目標、教學方式等方面的新發展和新變化,探討了法律圖書館在法律教育新環境下的作用,重新審視法律圖書館以及法律圖書館館員的角色和使命。南京大學法學院圖書館副館長曹明通過比較四種學術期刊評價體系對法學學術期刊的評價結果,剖析大陸目前四種期刊評價體系的評價指標,指出評價體系不足之處,嘗試構建更加符合法學學術期刊特點的評價指標體系。中國政法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喬占學、北京大學法學院圖書館副館長尹力、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圖書館副館長李岸曰等代表,則分別以各自圖書館為例,介紹了大陸高校法學院(校)圖書館組織結構、館藏資源等方面的特點,強調高校圖書館建設專業化、堅持以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
 
     通過此次研討會,大陸法律圖書館的地區行業組織建設發展、以及大陸法律圖書館館員的研究能力都給臺灣同行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作為整個學術交流活動的組成部分,大陸代表參觀了臺灣“國家圖書館”、政治大學圖書館、政治大學綜合分館、國關中心圖書館、臺灣大學法學院法社分館、東海大學圖書館、東海大學法學院圖書館、中正大學圖書館、中正大學法學院圖書館。
     通過本次參訪,大陸代表不僅得以與臺灣同行進行業務交流和經驗學習,也親身感受到臺灣地方文化和當地風土人情,收獲很大,感觸很深。
 
三、臺灣專業圖書館概覽
 
(一)臺灣高校專業圖書館設置狀況
 
     臺灣高校內專業圖書館在設置體系上與內地有較明顯不同。多數都沒有設置獨立性較強的法律專業圖書館。如政治大學,除校總館外,校內分館僅有商學院圖書館、傳播學院圖書館、由法律、政治、哲學文獻構成的綜合院館圖書分館和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圖書館。
 
      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圖書館從政大國際關系研究中心的資料室發展而來,以支持中心內的研究人員研究為首要目的。該圖書館負責人本身就是該中心的科研人員。自90年代后也對全校開放,屬于校總館統一系統。
 
     臺灣大學有較具規模的法社分館(法律暨社會科學院圖書分館),下又分為法社圖書分館、法政研究圖書室、經濟研究圖書室,并在法學院內單設法律學院圖書室。臺大法律特藏文獻在全臺灣堪稱最豐富完備,且多數已在進行數字化,建立起特藏資源庫。
 
(二)職業資格
 
     了解臺灣政治體制的人都知道,獨立的考試權是臺灣政治制度的特色之一。臺灣地區“憲法”規定:公務人員任用資格與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執業資格,應經“考試院”依法考選銓定之。考試院為臺灣最高考試機關,考選部依組織法規定負責臺灣考選行政事宜,辦理公務人員考試與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及監督受委托機關、團體辦理各項考試。因此,臺灣圖書館館員與其他職業資格的取得一樣,要參加專門的考試,取得公務人員身份。
另外,臺灣圖書館內也有部分“約聘”制人員,即非公務人員身份,根據圖書館各自的工作需要而招募。
隨著目前臺灣各圖書館數字化工作的推進,圖書館在開發系統、自建資料庫、開發網絡方面需求增多,因而對于具有資訊技術背景的專業人員需求也較高。
 
(三)學科服務
 
     較強的學科館員設置:就法律、醫學等特定領域,特別重視學科館員的角色和作用,在學科館員設置和人員選擇方面的政策和措施比較好。對選聘人員專業背景、學識等有明確要求,因而學科館員具備較強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能夠真正參與到教研人員研究計劃或課題之中。此外,多數校總館在采訪法律圖書方面,每學期請法學院中專門的教授來擔任指導任務,效果很好。
 
     支持力度方面:因有充足的館藏資源,在借閱權限方面有足夠的支持力度。例如,政治大學圖書館對專任教職員、研究生借閱冊數為50冊,借閱期限為8周。對大學部學生為30冊,借期4周。
 
      政府的支持保障:臺灣“行政院”下設的“國家科學委員會”(下簡稱“國科會”)每年對高校有經費項目。除研究人員外,圖書館也同樣參與爭取申請。臺灣高校專業文獻資源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來自“國科會”的項目支持與保障,多數館也非常下大精力投入到拿出完備的項目計劃、申請報告上去,像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圖書館能夠申請到十多個項目。以2009年政治大學執行“國科會人文處第二外語學術研究資源建置計劃”為例,說明其在此方面的工作步驟:檢查并收集法語、德語等方面的學術資源,相關院系傳遞試用訊息,建設計劃執行網頁,并進行臺灣地區學者狀況調查分析,撰寫“學術資源分析報告”,最后通過本校咨詢委員會、審查委員會等機構審查,擬定采購清單。政治大學針對此計劃將2009年工作重點放在購置法語、德語類電子數據庫資源共計17種,學科范圍涵蓋法學、哲學、文學、人文藝術及綜合類。
 
      此外,各院系所教研人員也積極通過獲得“國科會”研究計劃,使研究需求文獻資源得到保障,“國科會”審批通過的研究計劃文獻經費由校總館采購落實。為研究計劃而購置的圖書非研究人員個人所有。研究人員使用完之后需要將書放入圖書館系統之中。這與大陸教研人員個人研究課題經費的支配情況形成鮮明對照。
 
例:政治大學2009年院系所獲得“國科會”輔助研究購書計劃表如下:
計劃主持人
計劃名稱
核定經費(臺幣)
國研中心嚴震生研究員
歐美近現代史Ⅱ:近代歐美革命史與政治史
2,700,000
法律系黃源盛老師
中國法律史
2,700,000
心理系許文耀老師
藥癮、犯罪及社會問題與心理處置
2,750,000
新聞系林元輝老師
新媒體研究
4,000,000
歷史系唐啟華老師
中國近現代史Ⅱ:近代中外關系史
8,000,000
政治系寇健文老師
中國的轉型與崛起
6,516,000
法律系方嘉麟老師
商事及金融法學
2,690,000
法律系郭明政老師
勞動及社會法學
2,739,000
新聞系臧國仁老師
傳播與當代思潮
3,500,000
宗教所謝世維老師
近二十年的宗教理論與方法
2,500,000
哲學系張鼎國老師
現象學
3,000,000
臺文所陳方明老師
日本與東亞近現代文化
3,000,000
 
    可以想見,正是通過這些多元化的、基于大量研究基礎上所執行的項目方案,臺灣高校文獻保障體系,得以較健全的發展,形成完整而豐富的學術研究資源平臺,提供相關各專業群體多元化的學術研究資源。
 
(四)與學生讀者之間的活動
 
     臺灣圖書館界在與學生讀者之間的活動方面非常活躍。例如類似大陸勤工助學形式的“工讀生”,為圖書館提供幫忙并領取適量工讀金。政治大學還開設有一種服務學習課程,包括勞動服務、社區服務、圖書館服務管理課程等,0學分但是規定為必修課。此外還有二手書義賣活動、圖書館周等活動。
 
(五)其他業務方面
 
     臺灣圖書館界與大陸面臨許多同樣的問題。比如電子資源與紙質資源的平衡、比如編目外包等問題。目前臺灣有臺大、師大在做原始編目,其他多數館都是采用編目外包的模式。另外,據政治大學圖書館劉館長介紹,臺灣各高校在讀者閱覽證交流方面(類似大陸館際之間互相開放對外來讀者的借閱權限)也是因為會增加各自圖書館負擔,而意愿度、積極性不高,實際開展情況不太令人滿意。此外,聯盟采購使各高校有限經費,發揮最大的資訊效能,如臺灣大學圖書館主辦的“數位論文典藏聯盟”、臺灣“教育部”輔助各大學進行的“臺灣學術電子書聯盟”、臺灣“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中心”籌辦的“學術電子資訊資源共享聯盟”等。通過發展聯合采購洽商機制,節約有限經費,充實各校研究資源,使教學與研究品質得到提升。
 
四、幾點感受
 
(一)圖書館充滿人文關懷,人性化的細節之處隨處可見。
 
     在以人為本、貼近讀者方面,此次所參訪的臺灣各圖書館都做得非常到位,處處充滿人文關懷,時時給人以親切感,參訪成員感觸頗深。如館舍布置上文化精神的彰顯、館內設施在使用上的舒適度、各種提示宣傳的充滿童趣的表達方式等,自然而溫暖。例如政治大學圖書館簡介,一改以往較為正式、傳統的循例介紹,而是將吸引入學新生作為主要考慮,制作了貼近學生的《就是要Library,就是要賴著你》的宣傳手冊,搭配上豐富圖片、設計代表人物(類似大陸吉祥物?),吸引學生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文字中,就可了解圖書館的各項功能及服務。
 
(二)專業服務“軟環境”的作用。
 
     如前所述,政治大學沒有專門的法律圖書館。東海大學、中正大學等法學院資料室,僅是一百平米左右的一個房間,有一些重要期刊與專著。可以說,除臺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館外,臺灣地區的大學多數在實體空間上沒有專門的“法律圖書館”這種存在感,尤其無法與大陸法律專業圖書館的空間場所規模相比,但實際中無論是學科館員的專業服務,還是對院系科研與教學需求支持、經費等方面都有充分充足的保障。這一點是應當引起大陸同行深思的。
 
(三)師資、教職人員結構。
 
     參訪人員了解到,臺灣各法學院教授,基本上都具有美國、德國、日本、法國等國外法學院博士頭銜。如政治大學法學院40位教職人員中,有38名具有海外博士學位;臺灣大學法學院24位教職人員,全部具有海外博士學位;東海大學法學院18位教職人員中,有17位具有海外博士學位;中正大學法律學系21名專任教職人員,全部都具有海外博士學位背景。參訪成員認為,這些教育背景的學者身處國外較先進圖書館服務的環境中所養成的研究習慣、對外文圖書文獻資源的需求與重視,對于臺灣地區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建設與發展構成了強有力的需求支撐,也形成良性的氛圍與環境影響。通過此次訪問可以深切感受到,臺灣法學者對圖書館的態度均非常重視。
 
     政治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郭明政教授在回顧政治大學法學院發展時指出,一個重要共識就是充分尊重圖書資料在法學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政治大學法學院把會議室主席臺專門布置成教師著作陳列墻,以警醒法學院的師生:不唯權,不唯上,面對歷史,傳承文化。
 
     促成本次訪問成行的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法治斌教授基金會執行董事董保城教授,談起由一件小事使他產生支持舉辦首屆“兩岸大學法學院法學圖書資料交流研討會”的想法。董教授曾與在臺灣的大陸交換生談及圖書資料,大陸學生普遍地認為在大陸讀到臺灣學者的著作還是比較困難的。此事對董教授觸動很大,也引發了支持海峽兩岸法律圖書館界交流的構想,希望通過圖書資料的交流,惠及教員,惠及圖書館館員和惠及學生。最重要的就是惠及學生,實現“三贏”,藉此進一步推動兩岸法學學術交流和發展。
 
     這些因素,使臺灣學者對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工作的參與程度與積極性較高,從而可形成良性互動。
 
(四)館員素質齊整,給參訪成員留下深刻印象。
 
     以政治大學圖書館為例,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館員占60%。參訪人員所到之處能深刻體會到館員充滿職業熱情,普通館員也具備良好的文化素質。館員素質齊整,是臺灣地區圖書館行業在人力資源上的優勢,是讀者服務品質的根本保證。
 
      此次參訪交流活動,使海峽兩岸法律圖書館界同行之間對彼此圖書館組織體系、功能、作用、特色、資源、服務等方面有了一個基本了解;對兩岸圖書館館員為促進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發展所做出的努力,提供了親身感受的機會;為兩岸法律信息服務行業的交流奠定了基礎,拓寬了空間。
 
(本文為2010年全國政法院校圖書館協作會議暨研討會提交論文)
 
【注釋】
[1] 陳志紅,女,館員,北京大學法律圖書館館長。chenzhihongpku@yahoo.com.cn
        
        
      首都法學網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中美法律信息與圖書館論壇(CAFLL)
      國家圖書館       美國法律圖書館學會(AALL)       國家檢察官學院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圖書館       國際法律圖書館協會(IALL)       最高人民法院圖書館

主管單位:中國法學會  主辦單位:中國法學法律網合作機制 技術支持:北大英華科技有限公司(北大法寶)
電話:010-82668266-152 傳真:010-82668268
加入收藏 | 本站首頁 | 聯系我們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