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美國圖書館先進管理手段、科學的服務方式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談到美國圖書館資源共享協作聯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1901年美國國會圖書館開始對其他館實行館際互借服務,并開始對大約400多家圖書館提供圖書目錄卡片。但是真正有規模的資源共建共享計劃則是在二戰以后,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48年到1970年代由美國政府為主導的建立一個完整的全國性的文獻信息資源的共建計劃。當時的工作重點是兩個方面:一是在書目信息方面完善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卡片聯合目錄,確立其國家書目的地位,出版發行書本式目錄。另一個是建立全國的文獻收藏體系,當初決定在60個主要圖書館,按照學科主題或對象國別進行分工,分別建立各種專業性的收藏中心。重點收集特定的主題和國家的基礎性文獻資料,進行分別處理,最后將書目記錄統一匯總到《全國聯合目錄》中。但在實踐中美國逐漸感覺到這種分散式收藏體系和分散式文獻處理的成本較高,經濟負擔加大。在1964年美國圖書館協會重新探討分散和集中的問題。研究的結論:由國會圖書館一家來集中收集和協調編目,統一出版《全國聯合目錄》向國內的各圖書館提供文獻編目服務。聯合編目是美國圖書館大規模合作的早期形式。但是到了70年代以后美國的圖書館的財政經費大幅消減,資金不足,圖書館間的共享關系逐步發生了變化。以國會圖書館為主導的時代開始讓位于地區性和民間性的多元化信息資源協作網絡的時代。
第二階段:到70年代初期美國的圖書館協作體開始自發組織、地區性協作,主要以大學圖書館為中心,也包括了一些公共圖書館。協作體的經費是由三部分構成:會員館的會費、對外服務的收入、外部的財源支持(其中主要有政府的補助金、各種社會基金等)。其產生的背景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因素:1、經濟原因,通過減少圖書館之間的重復編目來降低原始編目的數量和成本,通過館際互借來減輕藏書采購的壓力。2、美國在1965年開始開發和推廣MACR格式目錄,首先在圖書館計算機網絡上傳遞MACR書目信息,促進了圖書館自動化和網絡化的發展。3、美國的圖書館自動化的興起,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迅速發展,基本實現了聯機網絡技術。由于這種圖書館協作體的出現是一種介于政府行為與圖書館個體之間的“中間組織”形式。避免了完全由政府包辦的局限性,有明顯的自身優勢,協作更加廣泛,除了館際互借以外還有其他協作內容,主要以聯機方式聯合編目來共享書目資源(圖書、期刊)、參考咨詢的合作、文獻配送服務、文獻合作采購、按主題分工收集等等。這種協作形式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改變傳統的美國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面貌。
我們較為熟悉的OCLC(圖書館聯機計算機中心)就是在 Ohio College Library Center (俄亥俄大學圖書館中心)地區性協助體基礎上發展過來的。OCLC總部設在美國俄亥俄州的都柏林,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獻信息服務的機構之一。屬于非營利性質的協作組織,至今已有著30多年的發展歷程。從最初10幾個協作成員館,發展到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地區)的4500多個圖書館和發展研究機構接受OCLO提供的各種文獻信息服務。它的主要服務項目有First Search (第一檢索),包括World Cat 書目數據庫5400萬條記錄,Article First 學術論文庫和ECO期刊文章庫的8000多種電子期刊目錄,1000多萬篇全文文章。協作成員館的讀者不僅可以檢索,而且可以通過它的聯網進行館際互借,文獻傳送等配套性的服務,直接獲得書刊資料。這種協作形式深得圖書館界的歡迎,迅速由地域性的網絡擴展到全國性和國際性的網絡。
第三階段:從90年代后期圖書館協作網絡進一步向著數字化圖書館的方向發展。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館際協作關系、服務合作有了全新的內容,美國大部分圖書館協作體的成員館通過互聯網將信息資源相互鏈接在一起。正走向圖書館網絡化、虛擬化、數字化之路,向數字圖書館的方向發展。另外較明顯的發展趨勢,就是協作網與協作網之間再組成為一個更大的聯合體,稱為協作聯合體,或稱協作聯盟。這種聯合體已超出了區域范圍和相同類型的團體。成立時就明確的目的,如聯合購買大型、昂貴、高價的電子產品或網絡資源庫等。這種“網絡聯盟”(Network Alliance)形式,聯合了數個區域性圖書館協作組織,旨在全美范圍內加強與其他聯盟之間的合作,共同購買電子出版物,包括單行版電子出版物和網絡出版物,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交互式咨詢服務。強大的容量和良好的檢索性能受到各圖書館和用戶的青睞。它產生是圖書館不斷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前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是圖書館界最為關注,它的建設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信息產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美國數字圖書館建設規模已相當大,1998年前后美國政府開始大量投入資金,隨后美國科學基金會和國家人文學基金會對數字圖書館項目進行資助。總共達10幾億美元。因此美國數字圖書館的實驗項目最多、研制創建工作進展最快,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ǘ
上面所談到的美國圖書館文獻資源共建共享協作聯合發展歷程,給我們圖書館建設一些啟示,尤其對我們的專業圖書館和中小型圖書館的發展更多思考。進入21世紀后我國的信息通信產業取得巨大的發展。計算機普及程度也在迅速提高,大部分圖書館已經具備網絡功能,上網已成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電子通訊網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城市信息化、電子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也已從最初的探索進入實際的操作與實施階段,并開始提供數字化信息資源的在線服務。
面對強大的信息化、數字化浪潮,我們專業圖書館如何生存發展?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們在實踐中體會到 “聯合”是發展的必由之路,開發網絡信息資源是擴充館藏的有效措施。我們的體會是:
第一要協調采購、聯機聯合編目是“擴大”館藏的基礎。協調采購指按區域和專業主題分工,明確各自的文獻收藏范圍和采集重點,有效地使用經費,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率。中國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從院中心大館到研究所小館之間的關系一直是走“聯合協作”的道路,從經費分配、協調采購、聯機聯合編目到文獻借閱都有成功的經驗…..。
第二做好網絡信息資源的聯機服務,有計劃地選購有專業特色數據庫,以滿足讀者的需求。例如院館在采購大型文獻數據庫時依據社會科學研究的需要和讀者反饋的意見,統一協調,選購中文數據庫20多個,英文庫6個,效果非常好。
第三專業館之間要聯合開發利用網絡信息資源,以建立文獻信息資源數據庫為主。網上的信息有高度的動態性,不但各種信息都處在不斷更新的狀態,它所連接的網絡、網站、網頁也都處在變化之中。我們專業圖書館應及時選擇下載因特網上的有關信息資源,加以科學化的整理和組織;同時建立本專業文獻數據庫。中國社會科學院幾個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專業圖書館已經開展這項工作多年,有經驗和體會。各研究所是按照國別、地區、專題分別建立各種數據庫,主要包括學術期刊與學術論文題錄和全文庫、館藏書目庫、大事記、內部參考資料庫等。各庫可以分散可集中,讀者上局域網打開我們各圖書館網頁均可檢索到所需數據庫內容,基本形成規模。但我們也感到建庫的資金不足,缺少經費、制約著電子數據庫的更新和擴展,局限于小范圍的使用,無能力向社會推廣,因此我們希望能夠有更多本專業的圖書館參加, 與其他社會科學領域的專業圖書館聯合共建電子信息資源,得到社會上有致力于這項事業的公司、企業或基金會的支持,得到社會力量的資助,共同開發建設中國社會科學領域的電子文獻信息資源。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圖書館面對許多挑戰,但我們通過努力,人們對圖書館的使用和需求是越來越多,而不會減少,相信圖書館事業大有前途。
|